此外因能源成本居高不下,一些新的重启项目也先后出现推迟。布干维尔铜业公司近期也表示,其将在今年11月完成对重新启动巴布新几内亚铜矿方案的评估,晚于先前预期。该公司5月份曾表示,其将于8月完成对重启方案的评估。力拓公司控有布干维尔铜业公司54%的股份。该铜矿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布干维尔岛地区,于1989年因为当地内战而被迫关闭。据分析师们预估,矿业服务承包商-赫氏(HATCH)将承包该项目,重启该矿料将耗资12-15亿美元。然而该数目很可能会继续增加,因整个矿业行业均面临成本压力。
作为权威机构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近日对于10年来铜供应方面的统计数据也说明了铜供应方面持续存在的问题。在截至2007年底的十年内,全球铜矿山产量增长26%,达到1540万吨。铜精矿产量增长21%,通过溶液电解冶金法萃取的铜产量增长52%。1998-2007年期间,全球矿山产能增长逾 37%至1788.7万吨。在这十年内,矿山产能利用率平均为91%,产能利用率在这一时期的后五年大幅下滑,2006-2007年仅为平均87%,由于高品级产品稀少,劳资纠纷,设备和厂房短缺,以及经营失误等问题造成。在2006和2007年,铜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7%,而在之前的八年平均增长率为 3%。在这十年中,矿山产量变化最显著的包括:智利年产量增加190万吨,非洲产铜带产量增加320,000吨,而美国产量下滑38%,或710,000 吨。至2007年的十年期间,全球精炼铜产量较1998年的1410万吨增长28.5%,至2007年的1810万吨。ICSG称,这十年期间精炼铜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9%。初级精炼铜产量增长28%至1530.8万吨,二级精炼铜产量增长31%至277.5万吨。
不过在这十年期间,中国的精炼铜年产量几乎增加了两倍,增加240万吨至大约350万吨。在智利,到2003年时产量已增加至大约290万吨,增幅为600,000 吨,之后稳定在这一水平上。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联邦和赞比亚的产量亦显著增加。这些国家共同向全球增添了超过170万吨精炼铜产量。然而,1998年原本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的美国在这十年期间的精炼铜产量下滑,排名滑落至第四位。在这十年期间,精炼铜年消费量增加34%,从 1350万吨增加至1810万吨,年增长率为3.4%。中国是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十年期间,中国的消费量增加约350万吨,增幅为250%。这期间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年增长率则仅为1%。全球铜库存总量从1998年开始增加,到2002年达到205万吨高峰。2003年库存开始下滑,到2007年底已下滑了大约100万吨。
供应增长缓慢、全球库存水平较低、中国消费高速增长等因素决定了铜价在未来6-12个月内还将维持在高位运行。最新伦铜探底7850美元一线止跌回升,空头止损成为推动价格走稳的主因,本栏之前曾多次指出,7800-8000美元一线将成为空头的第一道屏障,短期内市场已经开始孕育回抽,技术上8200-8300美元存在一定的阻力,不排除铜价在完成回抽之后再次考验7800美元支撑的可能性,但既使这样,我们仍然认为在8000美元下方买入期铜仍然能够获得相对可观的收益,四季度铜价重振雄风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