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期货:6月铜进口继续下降,部分铜企开始少量减产

2008-07-21 09:06:05来源: 中铝网
  近期可以看到,内外铜价持续低比值引发铜进口量进一步减少,据海关总署上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1月~6月未锻造的铜(包括铜合金)进口同比下滑 17.9%至818100吨。6月铜进口为91775吨,同比下滑17%。6月铜精矿进口量为39万吨,同比增加1.9%。1月~6月铜精矿进口量为 268万吨,同比增加18%。其中包括最大的现货商五矿有色、江西铜业进口量同比均大幅下降。而此前3-5月国内进口未锻造的铜(包括铜合金)分别为 151143吨、148059吨、110966吨。另外废铜进口量从今年3-4月份月均约53.7万吨左右水平,降低到5月份的49.6万吨左右和6月份的46.7万吨。持续下降的进口需求也成为累及沪铜这一段时间始终滞后于伦铜上涨的一个原因。不过在进口大减的同时,出口却在飙升,2008年1-6月,国内出口未锻造的铜(包括铜合金)62218 吨,同比增长48%,

  由于进口整体下降以及市场对夏季需求放缓的预期,引发部分国内铜冶炼厂开始减产。据易贸资讯最新调研结果显示,6、7月份,有两家冶炼厂6月已经共减产2500吨,预计7月还将减产5500吨。还有部分冶炼厂表示7、 8月份会进行设备检修,预计精铜产量会有所减少。 7 、8月的设备检修有些是常规检查,有些则是为避免亏损的无奈限产举措。目前冶炼厂的平均开工率在85%上下。目前减产的两家企业均为利用废铜进行再生产的企业,而利用铜矿进行生产的企业暂时没有传出减产的消息。虽然相较我国一年超过300万吨的精铜产量,8000吨的减产数额并不大,不过市场却仍然预计6 -8月份,国内精铜产量可能出现下滑。这主要因为铜精矿加工费用(TC/RC)的持续走低正在挫伤国内大冶炼厂的生产积极性。国内冶炼厂与国外铜矿供应商签订的TC/RC费用从2006年度的每吨95美元,下降到2007年度的60美元/吨,而08年这一费用仅为47.2美元/吨。若冶炼厂自己有铜矿资源,则60美元/吨/6美分/磅的TC/RC为盈亏平衡线,而全部依靠进口矿的企业盈亏平衡需要每吨铜的加工费达到80美元—90美元。

  基于对3-4季度国内铜供应下降的判断,我们认为目前铜价的调整幅度已基本到位,隔夜伦铜继续小幅回落,累计调整幅度已接近10%,下方8000美元一线将构成较强的支撑力度,即使跌破该点位进一步向下的空间也十分有限,预计伦铜在7800-8000一线完成阶段性低点的构筑可能性较大。沪铜目前面临 62000元的现货支撑,未来下调空间同样十分有限,建议部分消费企业在60000-62000元之间开始逐步建立保值头寸,以应对夏季过后新一轮消费重新启动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深入。

  全球金属统计局(WBMS)最近公布,今年前五个月全球铜市供应短缺159,000吨,1-4月为短缺42,000吨。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矿产铜产量为619万吨,较2007年1-5月下滑3.5%。1-5月精炼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0.7%至 747.7万吨。中国的铜产量增加122,000吨,印度和赞比亚的铜产量亦同比微幅攀升。不过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同期的产量减少88,000吨,日本产量减少24,000吨。今年1-5月全球铜消费量为764万吨,较上年同期略高。中国的消费量增加至211.1万吨,去年同期为198.9万吨。统计的表观需求数据不包括政府库存变化或者其它未报吿库存。1-5月欧盟27国的铜需求为159.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10%。在5月,精炼铜产量为 148.35万吨,消费量为152.26万吨。
(责任编辑: 晓忠)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