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铝市展望:未来铝价仍面临巨大的下跌风险

2006-12-29 08:00:00来源: 中铝网
要点提示: 
  2006年铝价在经过了大幅下跌之后有转强迹象,伦敦期货市场的逼仓行情可能会导致铝价在短时间内进一步走高。国内市场,因铝半成品和铝材出口拉动,铝价维持下跌后的较高水平。

  全球原铝供应不足在供应增加的情况下大大缓解。铝冶炼利润的提升,导致欧美因成本增加被迫关闭的闲置产能重启,铝供应量有可能在2007年出现过剩。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下,铝价上涨面临很大压力。

  库存下降对铝价的支撑作用正在减弱,同时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引起了市场对需求减弱的担忧。虽然以上两点不能成为影响铝价的直接原因,但是会对铝价构成间接的压力。

  2006年中国政府再一次调整了原铝出口关税,造成原铝直接出口已经不可能盈利。同时,还调低了铝半成品和铝材的出口退税率。这样显示出中国政府已经喀什关注铝材出口问题,2007年 中国铝市场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

  目前,国内电解铝厂原铝生产利润高达8000元/吨,这是以往不可想象的。在高利润的刺激下,中国原铝产量还将出现大幅增长。同时铝替代率的上升会对需求又较大幅度的拉动。

  一、2006年市场回顾

  2006年,国际铝价格变化幅度较大。从年初开始,基本金属市场延续2005年涨势,铝价跟随其他金属价格一起出现了大幅上涨行情。LME三月期铝(21320,240,1.14%)价格上涨超过800美元/吨,上海期铝价格也出现了同等涨幅。不过,同金属铜和锌的价格涨幅相比,铝价上涨幅度最小,全球铝供应充足的市场环境决定了铝市场情况弱于其它基本金属市场。 

  接下来,联储宣布加息结束了金属市场的牛市行情,铜价(61500,770,1.27%)的大幅下跌引发了整个金属市场的跌势。在这次下跌过程中,铝价跌幅最大,而且跌速迅猛。仅仅用1个月的时间,LME期铝价格就基本将今年上半年的全部涨幅跌回。在这次下跌过程中,上海期铝价格明显弱于伦敦市场,这主要是受国内铝产能过剩的特殊基本面环境影响。

  而后的一段时间,铝价开始盘整走势。在中国,夏季的洪水导致铁路运输大范围中断,原铝从产区到消区供应明显不足,这造成了现货价格大幅飙升。在现货价格的拉动下,期价明显走高。同时有投机资金进入期货市场利用现货供应不足有利条件展开了一轮逼仓行情。不过好景不长,国内铝价受税率政策的影响哟一次走弱,而同期伦敦市场铝价表现相对稳定。

  最近国际铝价转强,逐渐走出了震荡区间。据传中国套利资金在伦敦市场被国外投机基金挤仓,因而造成LME期铝价格居高不下。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只要中国资金不砍仓离场,伦敦铝价很难下跌。同期,国内因铝材出口量提升导致铝锭短缺,现货价格坚挺仍然成为支撑铝价的主要因素。现在市场普遍认为后期铝价有可能继续走高。我们认为从短期来看,资本市场的逼仓行情可能会导致铝价有上涨的可能性,但是基本面因素决定了在2007年铝价仍然面临巨大的下跌风险。

  二、国际铝市场

  1、供需情况决定铝价不可能出现大涨

  根据英国商品研究局(CRU)的统计结果,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原铝需求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由2005年三季度的供应过剩273千吨,变为2006年三季度的供应缺口71千吨。特别是在今年二季度,最大出现了399千吨的供应缺口。需求的快速增长决定了国际铝价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行情。同时我们也发现,在需求量上升的同时,全球原铝产能也增长迅速。2006年三季度全球原铝产能超过970万吨,并且产能利用率较年初出现了一定的回升,由86%上升至87%。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表现出一种趋势,在产能扩张的同时,产量也出现增加。现在供应紧张的情况已经得到了缓解,随着未来产量的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在2007年一季度将有可能出现供应过剩的情况,并且极有可能持续至2007年底。

  供需的基本情况决定了,在供应过剩的前提下,铝价不会出现明显的上涨行情。相反,如果出现全面的供应过剩,那将导致铝价在2007年出现下跌。

  2、原料价格下跌将刺激闲置产能重启

  从今年下半年起,我们始终认为氧化铝价格下跌将会成为导致铝价下跌的主因。2006年中,氧化铝价格先于原铝价格见顶回落后,开始了一轮明显的下跌趋势。由最高的超过650美元/吨,跌至不足250美元/吨,价格跌幅超过60%。

  然而同氧化铝价格相比,原铝价格下跌幅度明显不同步,并且还在三季度出现了一波较强的上涨行情。 

  自去年原铝价格上涨开始,业内分析人士将铝价上涨的主因归结于原材料价格的提升。成本推动型上涨是这次铝价上涨的类型,这一观点被业内普遍接受。然而就在2006年下半年氧化铝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下跌的时候,原铝价格并没有出现相等的跌幅。相反,铝价却出现了攀升。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氧化铝定价机制造成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向最终产品价格的传导需要时间,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现在氧化铝价格与原铝价格的背离现象说明还处于滞后期,原材料价格与产品价格的联动性并完全没有显现出来。随着价格传导继续,2007年原铝价格肯定会受氧化铝价格下跌影响回落。闲置产能重启会加速传导进程。

  前面我们提到,2006年三季度全球原铝产能较二季度产能增加19.1万吨。而三季度产量较二季度增加19.2万吨。也就是说全部的新增产能都转化为产量仍然不足。如果按照90%的产能利用率计算,三季度闲置产能重起量约为2万吨。虽然总量不是很大,但是这已经说明问题。氧化铝价格的不断下跌造成的原铝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利润大幅提高,在利益的驱使下,闲置原铝产能重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已经有迹象表明,今年上半年因成本增加而关闭的欧美电解铝厂开始恢复生产。美铝、世纪铝业都打算或已经重新启动电解槽。

  我们认为最近一段时间,氧化铝原材料价格下跌,原铝产品价格稳定带来的利润上升将会刺激未来原铝产量的快速增加,加速期可能出现在2007年一季度。供应量的提升将会给价格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判断,最晚在2007年二季度前铝价将会出现一波明显的下跌行情。

  3、美国经济走弱对铝价构成威胁

  前期美国、欧洲、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好,全球原铝需求量保持稳定的增加,这为铝价上涨提供较好的基础。可是目前有迹象表明,占全球原铝消费量18%的美国,其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放缓迹象。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已经连续两个月为负值。虽然美国经济还不至于进入衰退期,但是经济增速放缓对未来原铝需求肯定会造成影响。另外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美元出现大幅贬值。如今美元对欧元汇率已经跌至20个月来的最低水平。美元贬值促使基金回到商品市场寻求保值。黄金、原油价格在经过大幅下跌后的走强表明已经有资金介入。然而这次基本金属市场并没有受到基金的青睐,特别是金属铜在美元贬值时出现了下跌。因此我们相信如果这次基金寻求保值而介入商品市场,将不会选择基本金属作为保值对象。美国经济走弱使得全球铝需求前景看淡,同时在缺少资金推动的情况下,铝价上涨面临很大的压力。

  4、库存对价格支撑减弱

  根据CUR的统计,最近几个月全球原铝生产商总库存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从今年5月开始,全球原铝库存量出现连续4个月大幅下降,由原来的440万吨下降至405万吨。需求的增加是导致库存下降的直接原因,这也构成对铝价的支撑。然而面对库存的下降,铝价反映却不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库存对价格的影响正在弱化。未来即使库存再次下降,只要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库存下降对价格上涨的影响不会太大。

  从国际铝市场环境来看,铝基本面情况并不乐观。供需关系的变化决定了铝价将有可能缺乏上涨基础。在利益驱动下,闲置产能重启造成产量提升将会给价格带来很大压力。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会抑制需求。这些利空因素都决定铝价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出现明显的上涨行情。相反,一但市场情况继续恶化,铝价有可能出现大幅下跌。基金逼仓行情结束将成为铝价下跌的导火索,随着基金平仓撤出原铝期货市场,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撑,加之基本面因素转坏,铝价下跌在所难免。

  三、国内铝市场

  从2006年下半年国内铝价走势我们可以看到,SHFE三月期铝(21320,240,1.14%)价格走势明显弱于LME三月期铝价格。中国是铝出口国,原铝生产量明显过剩,这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从2001年开始,中国原铝产量逐月增加,目前月产量已经达到近80万吨的规模。如此大的产量供应无疑会使国内铝价弱于国际铝价。

 1、政策风险对国内铝价构成致命威胁

  目前中国原铝产量列世界第一,除国内实际生产需要外,很大一部分铝产量是通过出口消化的。最近两年,国家为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对原铝生产行业推出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而这其中以关税调整对铝出口影响最为直接。2005年1月1日,取消原铝出口退税8%,并加征5%出口税。2006年11月1日,原铝出口征税由5%调至15%。税率的变化,造成原铝出口贸易利润一下减少了300多美元,由盈利78美元,变为亏损265美元。以目前的比价关系,按照当前15%的税率计算,原铝出口已经不可能盈利。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中国原铝出口将会被极大的被遏制。

  相对原铝出口的征税政策,铝半成品及铝材的出口政策却宽松很多。前期铝半成品及铝材的出口一直享受13%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今年9月,国家公布了新的铝半成品及铝材的出口退税政策,将退税率由13%调整至11%。

  其实从2006年开始,因电解铝直接出口受阻,铝半成品及铝材出口成为铝出口的主要渠道。因为由电解铝加工成铝材或铝半成品的加工费用很低,并且还享受较高出口退税政策,所以铝半成品及铝材出口量大幅上升,并有取代原铝直接出口的趋势。现在国家对铝材及铝半成品仍实行11%的出口退税政策,相对于原铝出口税率调整幅度明显偏小,铝材及铝半成品出口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相反,新税率的公布更加坚定了贸易商以铝材和铝半成品出口方式取代电解铝直接出口方式。 

  尽管这次出口退税调整幅度之小对铝材出口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但是调整铝材出口税率表明国家已经开始关注铝材出口问题,后期可能会针对铝半成品和铝材出口制定更加严厉的关税政策。因此我们认为,在2007年铝半成品及铝材出口面临很大的政策风险。一旦后期将铝半成品及铝材出口退税率调低,甚至取消,那将对国内铝产业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国内铝产能过剩的问题将会马上暴露出来。

  2、生产利润刺激产量增加在国内表现的更为明显

  我们可以大致测算出国内铝厂的生产利润,仅氧化铝价格下跌一项给国内铝厂就带来高达8000元/吨的生产利润。试想,从2004年以来,国内电解铝行业并不不景气,特别是中小铝厂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纷纷倒闭。目前铝生产利润大幅攀升,只要氧化铝原材料供应不出现紧张,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国内电解铝厂将会开足马力生产,产量提升势必会影响铝价走低。

3、铝替代成为新的利多因素

  国内铝需求强劲除了铝半成品及铝材出口拉动外,铝产品替代成为需求的主要增长来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正迅速扩张。同时铜价高企是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这大大促进了铝对铜替代。特别是在输电线缆及其它应用市场(例如空调的连接管)上,铝正在大量攫取铜的市场份额。这就使得目前国内铝需求量较以往出现了快速的增长。随着铜价(61500,770,1.27%)的下跌,铝替代铜的增长数量将会减少。可是无论如何,铝替代成为我们唯一担心的可以刺激铝价升高的因素。并且这一因素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为目前的数据和资料显示,具体替代的数量很难找到答案。

  总之,除了国内的铝供需情况较国际铝市场更为不利外,国内铝市场面临更大的政策风险。如果国家出台更为严厉的针对铝出口的政策,那将会对国内铝价构成非常大的影响。虽然铝替代的利多因素对铝价形成了一定支撑,但是在情况没有明朗前,依此做多是相当危险的。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2007年国内铝价在供应增加,出口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出现下跌。

  四、价格预测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2007年全球铝产量可能进入过剩状态,因此国际铝价上涨的基础非常薄弱。在中国,铝市场还面临更大的政策风险。因此后期一旦铝价出现下跌,国内铝价的跌幅将会大于伦敦市场。

  未来铝价预测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2006年
2006年
2006年
2006年
2006年
2006年
2006年
2006年
LME三月期
63.50
63-66*
70.61
60-63*
70.54
62-65*
59.81
65-68*
SHFE三月期
62.66
62-65*
70.30
60-63*
70.70
61-64*
60.36
65-68*

  单位:美元/吨、元/吨,*号为预测值

(责任编辑: 晓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