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向东:坚持守正创新 保持战略定力 为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铝力量

2025-03-29 09:16:51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坚持守正创新  保持战略定力 为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铝力量

  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段向东

  铝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是关系国民经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国铝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绿色发展加速推进,已成为世界最大铝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也要看到,我国铝产业还面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产业结构有待完善、高端化供给水平亟须提升等突出问题。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规范我国铝产业发展秩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集团”)作为我国铝产业的头部企业,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26”“11·6”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中铝的重要批示精神,始终将高质量发展摆在首要位置,明确提出打造科技创新、矿产资源、高端先进材料、绿色低碳低成本数智化“四个特强”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优秀有色金属集团。下一步,中铝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求,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强化资源保障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质量管控水平,推进数字化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为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铝力量。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夯实资源基础,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铝土矿是铝产业的“粮食”和“血液”。我国高品质铝土矿存量少,为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实施方案》从推动国内铝土矿资源增储上产、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推动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这是有效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稳固“粮仓”“基石”的重要战略举措。中铝集团成立以集团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矿产资源工作组,获取铝土矿资源量创五年来最高水平。镓、锂等伴生资源实现规模化提取回收,赤泥综合利用率保持全球第一。低品位铝土矿、高硫高碳铝土矿可选技术取得突破,产业化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不断扩大。将再生铝回收利用纳入规划体系和年度执行体系,持续提升废铝使用比例和消纳水平。

  下一步,中铝集团将深度融入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国内重点成矿带内铝土矿资源调查与勘察,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边部找矿,实现增储上产。抢抓山西、河南煤下铝开发利用契机,强化资源协同、产业协同,实现煤铝共赢发展。继续扩大低品位复杂铝土矿资源产业化应用,攻克行业技术难关。打造一批铝土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继续扩大赤泥高值化应用领域,深入推进铝灰、电解铝大修渣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推动固废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落地见效。健全铝产品回收管理体系,建立上下游战略客户“点对点”回收新模式,实现互为市场、资源共享;布局再生铝熔铸短流程项目,持续提升废铝消纳能力。

  二、推动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实施方案》分别对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行业提出了具体发展意见,指出新扩建氧化铝需有与产能相匹配的权益铝土矿产量;电解铝项目鼓励采用500kA及以上电解槽,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围绕细分材料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为推进铝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中铝集团深入推进“两海(沿海+海外)”战略,结合资源保障与环境容量情况,高质量建设广西400万吨/年氧化铝生产基地,稳慎谋划北方沿海氧化铝项目,推动内陆氧化铝产线技术改造和战略转型。建成达茂旗新能源发电项目,华云三期成功投运,成为行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标杆,电解铝使用清洁能源占比达到45%以上,保持国内第一。自主研发的600kA高效能超大型铝电解槽成套技术、电解铝直流电耗“12300”成套技术等核心技术领跑全球,实现在青海铝升级改造等项目推广应用。聚焦新能源、电子器件等领域,一批高端先进材料项目建设投产,铝精深加工能力与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下一步,中铝集团将继续依托全产业链集成优势,打造集高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度智能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区域标杆氧化铝生产基地。持续优化世界领先的500/600kA超大型电解槽技术并推广应用,实施电解铝槽系列以大代小,加快淘汰落后高耗能产能,持续提升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聚焦打造新质生产力,加快铝加工产业集聚发展,带头优化产业生态,促进产业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核心牵引作用

  《实施方案》指出,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关键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行业创新生态;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需求,开展高强、高韧、耐腐蚀等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提升产品高端化供给水平。中铝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全面构建、有效运行“3+4+4+4”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有效推进科技创新的成套策略,获批中央企业高端有色金属材料创新联合体、原创技术策源地,成为国家有色金属材料研发和技术创新高地。围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先进能源、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重大需求,开展新一代高端先进材料、前沿性颠覆性制备技术、首台套首版次重大装备与软件开发。飞机主结构铝材国产化率大幅提升,汽车板用铝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

  下一步,中铝集团将加强中央企业高端有色金属材料创新联合体上下游协同,加快推动攻克新一代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高性能铝合金、高纯超细特种材料等关键技术难题,着力打造铝合金超大宽幅厚板、异形环件、精密模锻件、丝材、高纯铝、高性能氧化铝等标志性产品,加快推动我国高端铝基材料的迭代发展。

  四、强化标准引领,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实施方案》指出,强化质量技术基础,组织开展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引导铝加工等重点企业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完善标准体系,加强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中铝集团持之以恒严格落实ISO9001、国标军标等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全面强化质量管理,保证体系高效稳定运行。加强科技对质量提升的支撑作用,对影响产品成材率、市场反馈集中的质量问题,持续开展主干材料工艺控制、阳极氧化质量表面缺陷等科研攻关,有效解决质量控制关键技术难题,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下一步,中铝集团将继续做好航空航天用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绿色低碳、智能化等高端引领性前沿标准的布局,提升国产铝合金材料国际竞争力;落实好已承担的国家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各项筹建任务,全面提升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基础性质量保障能力。

  五、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产业迭代升级

  《实施方案》指出,构建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推进数字化技术在铝矿山、冶炼、加工等全产业链的深度应用;打造面向铝行业的关键设备故障解决、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环保智能管理、质量监测等人工智能(AI)模型,促进AI技术与资源勘探、采选冶、材料制备等环节深度融合应用。中铝集团深入落实《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工厂(矿山)建设指南》等工作要求,成立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实施指挥部,建成中铝集团自主可控的云数据中心和AI算力中心,成功发布我国有色领域首个人工智能“坤安”大模型。聚焦智慧运营、智慧管理、智能工厂建设,打造了18个示范应用场景,绿星链通、招标、贸易等系统上线运行,云铝文山、中铝财务公司案例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

  下一步,中铝集团将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拓展提升“坤安”底座能力,深入推进“坤安”人工智能大模型与DeepSeek融合应用,深化大模型在有色金属领域特别是矿山、冶炼、加工等生产场景,以及新材料等科技研发场景中的应用,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打造高水平、标志性智能工厂、智慧矿山。深入推进数据治理,持续开发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保障能力显著的高价值场景,打造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引擎,着力构建数智中铝新优势。

  新时代新征程,中铝集团将带头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求,聚焦“四个特强”主攻方向,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推动行业提质升级、布局优化、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为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中铝贡献。

相关阅读:

  十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葛红林:《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张波: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吕正风:专注链式运作、高端制造、精深加工是实现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 静水)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