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铝市场供需平稳
一、西方国家原铝产量增幅较小
据国际原铝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球原铝产量同比增长3.7%,至12,519,000吨,不过新增的452,000吨原铝中,中国占72%。西欧原铝产量同比增加3.6%,主要是因为海德鲁Sunndal铝厂扩产,亚洲地区(不包括中国)原铝产量同比增加6%,主要是因为巴林铝业和迪拜铝厂增产。由于美国Ormet Hannibal铝厂关闭,去年7月份加铝公司Becancour发生罢工,影响了生产,北美洲原铝产量同比下降了1.9%。未来随着加拿大Alouette铝厂的投产,其他电解铝厂满负荷生产,该地区铝产量有望增加150,000吨产能。
不过同去年后四个月相比较,由于我国原铝产量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电解铝产量同比下降0.9%。这表明了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新建电解铝厂或扩建铝厂规模相对较小。此外,由于今年1月加拿大年产305,000吨的Alouette铝厂投产,今年前四个月北美洲原铝产量较去年9―12月增加了55,000吨,同比增长3.3%。
由于电力供应不足,电价大幅攀升,欧洲地区电解铝厂生产普遍受到威胁。海德鲁公司表示,今年年底将关闭70,000吨的Stade铝厂,如果电价继续上涨,130,000吨的Hamburg铝厂也可能关闭。匈牙利Magyar铝厂表示,由于电价大幅上涨,将于年底关掉35,000吨/年的产能。这样来看,未来几年,在电价上涨的影响下欧洲近100万吨的电解铝产能面临着关停的危险,其必然会对国际铝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氧化铝供需平衡 国际现货氧化铝价格回落
根据第一季度全球原铝和氧化铝产量来看,氧化铝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受氧化铝价格上涨的带动,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氧化铝产量大幅增加至58,305,000吨,较2003年同期增加了1,635,000吨。不过,由于非洲、拉丁美洲和西欧地区的氧化铝产量下降,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氧化铝产量为58,324,000吨,部分抵消了大洋洲、我国氧化铝厂产量的增加量,较去年一季度增加了942,000吨。由于我国政府计划取消氧化铝加工贸易,市场观望气氛严重,国际氧化铝价格目前回落到400美元。
二、全球经济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稳步增长,以石油为代表的商品价格不断攀升,CRB商品指数创出24年新高,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加剧。为抑制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2―6月美联储连续四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分别上调0.25%,至3.25%,这是美联储自去年6月以来连续第9次加息。欧洲和日本的利率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吸引了海外投资者积极购进美元。此外,美国经济远较欧洲地区和日本发展强劲,特别是今年5月30日,法国就欧盟宪法条约举行的公投结果令欧洲央行(ECB)陷入困境:政界、商界及民众极力谴责欧洲央行无力解决地区经济成长缓慢和失业问题,暴露了欧盟和美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其导致了投资者纷纷抛售欧元,美元大幅上扬,美元指数创出去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价90.74。美元上涨对LME三个月期铝形成打压,铝价自高位急速下跌。
三、西方国家铝消费放缓
西方国家地区铝升水
西方经济的稳定增长带动铝市场交投活跃,LME铝库存量持续下降。截止到7月8日,LME铝库存已经由去年年底的694,750吨下降到528,475吨,减少了166,275吨。目前,注销仓单54,700吨,显示了现货消费市场需求旺盛。春节过后,亚洲地区铁矿石需求再次升温。海运费上涨导致发往北美洲和欧洲地区的货物海运不畅,美国和欧洲地区铝现货升水保持坚挺,鹿特丹交货的未完税优质西方铝较LME现价升水70―75美元,鹿特丹交货的完税优质西方铝较LME现价升水140―145美元。日本国内汽车用铝需求旺盛,今年1月日本进口铝锭315,908吨,同比增长31.68%,日本三大港口铝锭库存增至320,100吨,同比增长28.5%,为1998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6月份以后,由于我国出口铝的不断增加,西方将进入一年一度的消费淡季,铝市消费需求放缓,对国际铝价形成一定的压力,全球主要消费地区现货升水仍呈现疲软态势。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现货升水由4月初的7.5美分降至4.5美分左右。反映国际货物需求的一个重要指标――美湾至日本航线的巴拿马型船舶干散货船运费率估为每吨44美元左右,许多市场人士预计该费率可能跌破40美元。去年2月,因我国对铁矿石及其他商品进口需求旺盛,该指标最高曾经触及75―80美元的纪录高点。
国内铝市场交投沉闷
一、国内铝消费继续保持旺盛势头
今年1―5月份,国内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7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644亿元,增长2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4%。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在高位运行,煤电油运依然紧张,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未有效缓解。
去年年底,在新的铝锭贸易政策实施之前,国内电解铝厂大批量出口铝锭。今年,国内铝供应量逐步增加,特别是春节长假期间,前期因为铁路运输影响发运的铝锭陆续到达上海地区。据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来看,春节前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地区指定交割仓库铝锭库存为34,659吨,到3月5日上海地区铝锭库存增加到了59,262吨,无锡地区为19525吨。再加上那时春节长假刚过,消费企业尚未全部恢复正常生产,铝市场成交清淡,现货铝价承受较大压力。尽管国际铝价连续积极上涨,上海现货铝价一直维持在16250元左右的低位徘徊,沪铝数次试探性上涨均无功而返。与上海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南海地区的铝锭库存在春运结束之后不断下降。随着下游厂家陆续开工,广东地区铝锭消费量开始上升。受出口退税政策的带动,国内铝材出口量强劲增长,1-6月国内铝材出口量达324,355吨,同比增长80.4%。不过,由于国际铝价大幅下挫,同国内铝价价差缩小,这些采购国内铝锭加工出口铝材的生产厂家会转而向国外进口铝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内铝锭的消费量。5月以前,广东南海地区铝锭库存一直处于偏低水平,刺激了当地现货铝价一直保持在16950―17350元左右的高位,同上海地区现货铝价价差扩大到500元以上,从而吸引了华东地区近22,000余吨的铝锭南下。华东地区铝锭库存的分流,同当地铝消费转旺汇成两股合力,推升上海地区铝价走强,广东和华东地区现货铝升水逐级回归到正常水平。
“五・一”长假期间,广东南海地区吸引大批量铝锭涌入,可交割仓库铝锭库存上升到17,500吨。而华东地区铝锭库存持续下降,可流通的铝锭一度降到10,000余吨,造成当地铝锭供应紧张,现货铝价兑广东地区铝价升水近100元左右。6月以后,国内消费企业进入消费淡季,特别是华东地区受电力供应影响,一部分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国际铝价的下跌也阻碍了国内铝锭的出口,上海和广东地区铝锭供应温和放大,现货铝价下跌,沪市远期铝一度跌至16200元。
二、国内原铝产量和出口量同步增长
据国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电解铝产量和出口量仍在高速增长。1―5月,国内原铝产量为2,991,000吨,同比增长12.2%。1―6月铝锭出口量达769,476吨,同比增长21.5%。随着国际铝价的下跌,预计6月以后国内电解铝出口量将有所减少。电解铝产量的增长推动氧化铝进口量攀升,氧化铝市场依然货紧价扬。5月份国内氧化铝产量为700,400吨,同比增长17%;1―5月份氧化铝产量增长16%,至3,266,000吨;1―6月份氧化铝进口量为3,670,000吨,同比增长28.8%。
为了解决氧化铝短缺问题,政府又批准12家电解铝厂可以直接从事氧化铝进口业务。并且,在限制废铝进口的同时,政府决定自7月1日起取消铝合金5%的出口关税,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电解铝厂的出口困境。但是备受投资者关注的氧化铝进料加工和铝锭出口政策仍没有明确消息,政策的不确定性抑制了国内对进口氧化铝的需求,8月以后的国际氧化铝报价已经跌至420美元(CIF中国港口)。此外,国内钢铁厂推迟进口新的铁矿石导致全球矿产品海运运费大幅下跌,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舶运价指数下滑至3224点,为2003年9月以来最低点,运费下降有利于降低进口氧化铝成本。
国内铝产量仍保持高位运行 铝锭出口量增长迅猛
针对国内电解铝产量和出口量居高不下的状况,预计政府将对电解铝行业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比如取消氧化铝进料加工贸易。面对政府诸多政策不确定性,沪市期铝投资者宜采取观望态度。
后市展望
7―8月属于国内外传统铝消费淡季,预计未来铝市场成交相对较为清淡。全球电力紧张,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一些电解铝厂无法保证正常生产,2000年发生在美国西北部电解铝减产的事件将再次上演。下半年,国内电解铝厂出口压力较大,国际铝市场供应压力相对得到缓和。9月份以后,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LME铝价有望重上1900美元以上。国内铝市场方面,由于电解铝生产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预计未来沪市期铝主要运行空间为16200―17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