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料市场:本周国内氧化铝市场交投低迷,价格在高位基本停滞。受氧化铝厂长单执行节点间空白期的影响,市场主要以散单成交为主。部分贸易商获利回吐,成交价格略微下滑,主要集中在2950-2980元之间。铝土矿市场,国内价格较上周持稳。马来西亚铝土矿开采禁令延长至明年三月底,印尼传出口禁令有望调整,而澳洲铝土矿产量明年有望再创新高。
◆ 现货市场:本周沪铝价格区间震荡,呈多空拉锯态势。周初在供应过剩预期及库存持续增加的影响下,沪铝主力一度跌至12500附近。随后,铝企控货挺价,运输问题再起波澜,贸易商逢低买入看涨,价格出现回升,成交稍显活跃。但下游消费淡季和年末企业资金压力因素,使价格再次跌落。本周沪铝主力价格主要在12600-12900区间运行,华东现货价格较期货当月升水在40-120区间波动。广东市场,因粤地区库存仍处在低位,贸易商更容易持货炒作。采购商竞相加价收货,现货对期货当月升水最高有790元/吨,沪粤价差一度达650元/吨以上。但下游继续受环保冲击而消费惨淡,价格大涨后大落。本周铝锭社会库存为33.1万吨,较上周五增加1.7万吨。
◆ 铝棒市场:受广东铝棒高加工费引起跨市套利空间打开,各地区铝棒竞相涌入广东,使广东地区铝棒库存较上周近乎翻倍。至周五广东地区加工费已由南储1200元/吨跌至500元/吨。广东铝棒库存的快速增加引发对下游需求的忧虑。其余市场加工费相对稳定,江西、华东地区加工费基本在长江500-650元/吨左右。
◆ 持仓分析:本周沪伦铝持仓均有所下降。伦铝持仓在73-74万手左右,沪铝持仓由73.6万手降至69.6万手。
◆ 操作建议:目前市场分歧主要表现在于对后期市场供应过剩的忧虑,以及担心库存增加不及预期导致现货再次紧张的可能。从持仓减少可以看出多空双方均有所顾虑。市场实际上已经基本认同铝的供需局面,产能依旧过剩,供应端上铝价面临着很大压力。但近期来看库存每周增加幅度仅在1万多吨左右,不及市场预期。同时运输问题和铝企联盟控货挺价,仍有可能短期现货再次面临紧张局面。我们预计沪铝短期仍以弱势震荡为主,下周沪铝主力核心运行区域12500-12900元/吨。
一、市场对比分析
上周伦铝现货升水有所上涨,0-3现货升水由7美元/吨上涨至16美元/吨。
本周沪铝主力价格主要在12600-12900区间运行,华东现货价格较期货当月升水在40-120区间波动。广东市场,因贸易商持货炒作,现货对期货当月升水最高达到790元/吨,沪粤价差一度达650元/吨以上。
仓量上,伦铝持仓在73-74万手左右;沪铝持仓由73.6万手降至69.6万手,多空双方均有所顾虑。沪伦比值持续平稳,三月比值在7.44-7.50之间波动,现货进口依然亏损。
受广东铝棒高加工费引起跨市套利空间打开,各地区铝棒竞相涌入广东,使广东地区铝棒库存较上周近乎翻倍。至周五广东地区加工费已由南储1200元/吨跌至500元/吨。
二、市场供应分析
铝土矿市场,国内价格较上周持稳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国内原铝产量280万吨,同比增加3.8%;1-11月累计产量2898万吨,同比下降0.7%;11月国内氧化铝产量587.5万吨,同比增加18.8%
本周国内氧化铝市场交投低迷,价格在高位基本停滞。受氧化铝厂长单执行节点间空白期的影响,市场主要以散单成交为主。部分贸易商获利回吐,成交价格略微下滑,主要集中在2950-2980元之间。
二、市场供应分析
成本方面,沪铝价格在周五跌基本回至周初原位,现货升水较上周有所回升,另一方面,氧化铝价格出现停滞,电解铝厂盈利有所修复,我们初略核算,国内产能加权平均电解铝亏损200元/吨左右。
三、市场需求分析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1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38万吨,中国1-11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420万吨
截止上周五,伦铝库存较此前增加3.25万吨至215万吨,沪铝库存增加0.4万吨至10万吨。社会库存方面,本周新疆地区再起波澜,铁路发车组数出现不稳定情况,周内五地社会库存共计增加1.7万吨至33.1万吨。
四、库存与平衡
在充分考虑产能投产进度的情况下,2017年国内积累的过剩量较为明显,过剩积累程度在下半年尤为明显;由于在此通过铝材输出的金属量我们采用均衡值(且考虑铝材出口量对比价关系较为钝化),在计算铝材出口量后,境外相对也会出现过剩,整体看来,2017年铝价有下行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