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沪铝反弹遇阻,延续弱势,因国内收储,减产不及新增产能打压,同时美元强势上扬更是令伦铝阴跌不止。展望后市,在中国原铝产量库存均高企的背景下,铝价上行压力较大。不过鉴于4月消费旺季的预期强于3月以及日央行再推量宽政策预期的刺激下,铝价跌速料趋缓,此波下跌关注14500元的支撑。
一、3月份沪伦铝市场走势回顾
3月,沪铝延续去年10月以来的下跌趋势,但跌速趋缓,受国内收储,减产提振。不过因下游消费需求未明显改善,铝价反弹乏力,沪铝1307合约月内交投于15095-14650元。此外,美元走强对伦铝打压更甚,伦铝稳步下挫,由此推高两市比价至7.67附近,伦铝交投于2008-1900美元,跌回去年7月-8月构筑的振荡整理平台。现货方面,收储事件令现铝表现抗跌,贴水随之缩窄,但在铝价持续走低之际,下游消费并无增加,中间商亦表现谨慎,现铝市场并不看好铝价表现。截至3月27日,伦铝环比重挫4.85%至1909美元,沪铝1306合约则振荡收跌1.64%至14655元。
二、基本面分析
关于宏观基本面的详细情况,可参观沪铜月报,在此不再赘述,以下就铝市本身供需展开分析。
1、供应方面
⑴.中国原铝产量依旧高企,减产及收储效果有限
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不包括中国)1月铝市供应过剩21.45万吨。展望2013年,据日本住友集团最新预测,全球铝市供应过剩量达86.6万吨,因中国不断吸收新增产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2013年,全球的电解铝产能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而中国将仍是全球产能的增长中心,中国铝锭的产能在全球产能的50%左右,今年新增产能占到全球新增产能的80%以上。
产量方面,据国际铝业协会(IAI)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球原铝产量为363.4万吨,环比减少23.3万吨,同比增加8.6万吨,其中中国2月原铝产量为172.9万吨,环比减少3.1万吨,但同比增加18.1万吨,数据表明中国原铝产量虽连续第二个月减少,但减幅尚小,其产量占全球的比重由45.5%提升至47.6%。2月全球原铝产量的减少主要发生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其中海湾地区减产3.1万吨。作为世界最大铝生产商-俄罗斯铝业,计划在2013年底前削减30万吨的铝产能,以缓解市场供应过剩现象,俄铝2012年铝产量为420万吨。
另外,虽然3月中国国储局收储30万吨电解铝及各地铝企频传减产消息,但其对铝价的支撑作用较有限,因国内电解铝新增产能步伐并未停止。据统计,今年以来,河南、江苏、云南、广西已有部分铝厂减产,合计减产达45.1万吨。近期广西银海铝业减产的消息也再度传来,如果停产计划落实,全国范围内合计将继续减产52.5万吨。其较2013年至少超过300万吨的新增产能而言,减产的效果杯水车薪。在新增产能中,有近70%集中在新疆、青海和甘肃等低电力成本区。根据安泰科的统计,新疆地区在建和拟建的产能共2065万吨,其中1375万吨在2012年已经开始建设。2013年投产产能预计约为100万吨。
⑵.原铝生产原料供应仍充足
铝土矿和氧化铝是原铝的上游原材料,2月中国铝土矿进口量为429.4万吨,较1月高达513.7万吨的进口量下滑16.4%,同比则下滑6.14%,1-2月铝土矿累计进口量为941万吨,同比增加23.16%。其中,2月进口自印尼的铝土矿总量同比减少25.5%,而澳大利亚矿石进口量同比增加11.76%,表明国内氧化铝加工企业为防止2014年印尼政府限制铝土矿出口,正在积极寻求其他地区的铝土矿供应。氧化铝方面,2月氧化铝进口量为351640吨,较1月高达488088吨的进口量下滑近28%,但同比增加27.43%。1-2月氧化铝累计进口量为83.97万吨,同比增加16.21%。作为我国氧化铝的主要进口来源国,2月自澳大利亚进口350202万吨,占进口比重维持于99.6%。此外,2月中国氧化铝产量为328.6万吨,同比增加16.5%,1-2月累计产量为680.8万吨,同比增加15%。中国2月份原铝产量为173万吨,同比增加11%,1-2月累计产量为351万吨,同比增加15%,按吨铝需要1.93吨氧化铝计算,中国氧化铝完全能够满足国内电解铝生产所需。
2、消费方面
1)、国内外库存持续攀升,但影响不一
首先,中国铝库存方面,国内铝市供需失衡的直接表现则是库存的不断增长,截止3月15日,国内四地(上海,无锡,杭州,南海)铝锭库存已达13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该库存包括上期所沪铝库存。截止3月22日当周,上期所沪铝库存持续攀升至505371吨,环比增加33719吨,创下2003年以来的新高,国内库存的高企令铝市面临去库存化压力。
伦铝方面,截至3月27日,伦铝库存环比激增74875吨至5230650吨,略低于去年12月触及的记录高点524万吨。因为伦铝库存有超过75%的比例被长期融资协议锁定,因此伦铝库存对铝价的打压力度不及沪铝。为此,可重点观测日本铝升水走势。据悉,日本部分买家已同意将第二季度铝船货升水报价敲定在248-249美元/吨,高于第一季度的244-245美元/吨,该指标表明即便在伦铝库存不断攀升之际,第二季度铝的供应仍显紧俏。此外,市场还预计日本市场需求将逐渐增加。日本2月底三大港口库存为286200吨,环比减少9.3%,同比增加8.2%。
2)、铝材产量和出口量同比增速持续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国铝材累计产量为465.5万吨,同比增加16.2%,明显低于2004年-2013年高达33%左右的历史均值水平,且仅略高于电解铝产量录得的15%的增幅。因为电解铝主要用于生产铝材,数据反应出今年铝材推动电解铝的去库存化速度较往年明显放缓。另外,国内新增的电解铝产量还通过直接和间接出口来消化解决,即一部分电解铝会通过粗加工后以铝材的方式出口。2月中国铝材出口量为18万吨,同环比分别下滑6.8%,22%,1-2月铝材累计出口量为41万吨,同比仅增加4.5%,远低于电解铝高达15%的同比增速。综合来看,由于外需疲软,国内消费不畅等因素,下游铝加工企业开工率环比下滑,表现出旺季不旺特征,铝材产量将难快速扩张,不利于消耗高企的电解铝库存。
3)、下游消费需求疲软中微升
在中国铝材下游主要消费领域中,建筑和交通占了铝消费量的半壁江山。汽车方面,剔除春节因素,今年1-2月,汽车产销分别为331.17万辆和338.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4.7%,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开局尚好,其中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速仍较明显。此外,近期公车改革现曙光,汽车业内即将正式实施公车采购目录,这意味着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将迎来重大利好,有利于提高“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从而促进今年汽车销量7%的增速。此前中汽协预计,2013年,中国汽车全年销量将增长7%,其中乘用车仍然是主要增长市场,2013年乘用车销售预期将在1680万辆左右,增长率约8.5%。
房地产方面,今年2月国房景气指数较去年12月跳增2.33至97.92。同时,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为22.8%,增速提高6.6%,且高于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2%的涨幅。而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表现更为抢眼,1-2月投资同比增速为23.4%,增速提高12%,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7%。销售方面,1-2月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速为49.5%,增速提高4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5.2%。这一系列数据显示,国内房地产市场加速回暖。不过,鉴于3月底4月初,地方版国五条细则的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调控打压。而鉴于房地产投资滞后于销售增长约6个月,因此短期内房地产投资增速料不会太明显下滑。
3、资金方面—3月沪铝指数持仓先增后减
3月份,沪铝指数持仓量先增后减,以3月15日为增减拐点,期间沪铝冲高回落,因国内电解铝收储价格低于预期。截止3月27日,沪铝指数持仓量为248744手,略低于2月末的249376手。数据显示,3月份投资者利用国储局收铝事件进行短炒,于2月初入场做空的投资者仍未减仓离场,后期铝价若出现技术反弹,料引发这部分入场的空头获利了结,因此需关注沪铝持仓量何时减少。伦铝方面,截至3月26日,伦铝持仓为713944手,较2月末略增1.25万手,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表明伦铝市场人气有待改善。
三、后市展望
全球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方面,首先全球经济继续处于后危机时代,其中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后期关注就业市场是否因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而有明显改善,从而对美联储是否提前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作出进一步的指引。目前市场对美联储退市预期有所下滑。中国方面,一季度的经济复苏面临不确定性,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下滑,尤其是今年国家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中国的货币政策基调将继续维持偏松转中性。而欧元区,则成为重灾区,其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在4月份尤其需要关注塞浦路斯,意大利和法国的表现。
至于铝本身的基本面则体现为,供应过剩仍旧存在,主要因中国电解铝产量依旧高企,且第一季度在铝土矿和氧化铝进口量增加的背景下,有望继续扩张,成为限制铝价走高的重要利空因素。中国消费方面,上期所沪铝库存和社会库存持续增加,后期面临漫长的去库存化过程;铝材出口量同比增速不及往年,因受制于外需疲软,因此难以帮助消化国内高企的电解铝产量。不过终端消费方面,则寄望于汽车,家电和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其中即便在房地产调控措施出台后,房地产投资增速料不会太明显下滑,因其传导存在滞后期。
综述,4月期铝料延续弱势,但跌速趋缓,前期空单可寻机逢低减持。技术点位上,1307合约关注下方14500元附近的支撑,若能配合消费好转,月内可尝试于14550附近短多,止损为负向100元/吨。上方第一目标关注14800元。另外因美元高企,铝市料维持内弱外强格局,可尝试买沪铝抛伦铝操作,伦铝4月则需关注1850-198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