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月报:7月铜市酝酿上涨行情

2012-07-02 17:34:50来源:fubao

  核心提示:本月伦铜继续创年内新低,但在技术面上形成“双底”支撑,走势渐稳;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基本面铜需求乏力仍是铜价持续性上涨的障碍;综合之估计,7月份伦铜不会形成明显的方向,仍为震荡性行情,区间为7200-8000美元;现货铜5.4-5.75万。

  一、宏观经济

  1.防止主权危机与银行危机恶性循环,欧洲迈出重要一步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欧债危机不断对全球金融市场及经济造成冲击,迟迟得不到解决。我们认为欧债危机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不是不存在好的解决方案,而是相关各方利益纷争太多,无法就有效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在6月底的欧盟会议上,欧元区为切断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恶性互动迈出了重要一步:年底前建立统一的银行监管机制,欧洲央行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此举意味着欧洲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但方向正确绝不意味着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了,接下来仍将面对方案的具体实施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另外,本次欧盟会议针对救助基金的相关协议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救助基金(EFSF/ESM)可以不通过西班牙政府直接对西班牙银行进行重组,缓解了西班牙主权债务压力;救助基金提供给西班牙的贷款不具有优先权,令现行债券人的压力大大缓解。正是上述结果推动了6月29日大宗商品、股票等高风险资产价格的大幅飙升。

  2.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力度加大,料三季度经济数据回暖

  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6月8日起下调人民币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今年中国央行已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间流动性有所改善,但广义货币M2增速低于央行14%的预定目标。作为数量型工具的存款准备金率通道不畅,其主要原因为:一方面,经济增幅下行,银行惜贷;另一方面主要企业盈利困难,投资动力不足,信贷需求放缓。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后者居主导低位。

  下调贷款利率,无疑将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升企业投资动力。但当前形势下,若要达到刺激企业投资的目的,贷款利率下调一次是不够的,预计基准利率年内仍将下调一到两次。另外,降息对陷于僵局的房地产市场有一定提振作用。上半年两次降准,一次降息,加之最近其它经济扶住政策(参见五月月报宏观部分)陆续出台,预计刺激措施的效果将在三季度经济数据上有所体现。

  3.美联储延长扭转操作,仍有可能出台更激进措施

  美联储宣布将扭转操作延长至年底,操作规模将扩大2670亿美元。美联储延长扭转操作意在不扩大其资产负债表的前提下,压低长期国债收益率。但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大幅走低,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欧洲带来的全球系统风险令避险资金流入美元资产,而不是去年美联储推出的扭转操作,虽然后者也起到一定作用。

  延长扭转操作,将规模扩大2670美元,可从以下四点理解:1.延长扭转操作,会继续令长期国债收益率承压,停止扭转操作会加大其上行风险;2.虽然扭转操作的作用无法精确评估,但2670亿美元的规模,相对前次少很多,其影响将明显减弱;3.延长扭转操作,为美联储应对更恶劣情况预留了操作空间;4.扭转操作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提振有限,市场更乐于看到的是美联储直接印钞,扩大资产购买(QE3)。

  伯南克发表讲话反复强调,如果经济大幅走弱或面临重大下行风险,美联储可以做更多,“伯南克期权”继续存在。美联储宽松的整体基调没有改变,我们预计接下来仍可能有更激进的刺激措施出台,时间点最有可能在2013年初。

  二、期货市场
  1.行情分析
  
  本月伦铜走势基本上符合我们所预期的“颓势”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伦铜多次下探7200美元以下未果,逐渐形成“双底”,此或暗示短线7000-7200美元区间将形成较为强力的支撑;从技术指标上看,20日以下均线逐渐形成多头排列,MACD趋势一路向上,表明伦铜依旧有继续向上的动力。
  从宏观面上看,欧盟会议利好暂时提振了市场信心,但一次会议并不能解决债务问题,料7月份欧债忧虑仍有复发的可能,尽管没有6月份那么强烈,但仍为给市场带来拖累;美国经济数据将仍然表现疲软,房地产领域和就业板块依旧是其复苏的最大障碍;而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在探底的过程之中,新一轮经济刺激措施效果难以在7月份显现,但在通胀压力放缓的情况下,货币宽松预期将增加,此前周小川也表示将在稳健的基础上,适时对货币政策实行预调微调。综合来看,7月份宏观面依旧多空胶着,难以给铜价明确的方向指引。
  
  但从持仓量与价格走势图形上看,尽管伦铜持仓量出现了小幅的上升,但依旧处在相对低位,此或暗示短线铜价并不会出现较大的上涨行情,投资者对当前的宏观面和基本面的表现依旧持有谨慎情绪。
  
  从美元指数的走势来看,尽管6月份和行情表现为冲高回落,但是其走势依旧处在强势格局之中;欧债危机依旧会拖累欧元下滑,而美联储量化宽松隐而不现加剧美元坚挺地位,料7月份美元指数依旧为震荡走高的行情,受此影响,伦铜依旧承压。
  2.基本面分析
  (1)江铜中止铜出口,因沪伦比值回归正位
  5月份出口10.2万吨,为有记录以来出口最多的月份,主要因以江铜为首的中国铜企业为缓解沪伦铜价差过大,而向LME仓库交割现货的缘故。
  本月有消息称,中国最大铜生产企业江西铜业中止刚执行一个月的铜出口计划,这一计划已促使世界铜价下跌。目前国内铜价比较看,沪伦比值也达到7.4附近,进口盈利的窗口有所打开;并且江西铜业相关人员也称,江铜中止铜出口计划,主要源自商业考虑,由于上海期货交易所一个月来的铜价跌幅略低于LME,铜出口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但是,此次中止肯只是暂时的,若有商业需求,江铜一定会继续出口
  本月伦敦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增加2.7万吨,至25.7万吨之多; 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减少1.8万吨,至13.94万吨左右。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连续大幅减少,而伦铜库存有所增加。我们认为,国内铜库存的减少并不是中国下游需求的好转,因此这将难以刺激投资者信心,中国央行的降息举措未能激发市场足够的买入信心,铜价整体延续弱势格局。中国在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后的疲软特征仍然是铜价承压的关键因素。
  (2)沪伦比值的回升致使5月亮丽的铜进口数据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5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2万吨左右,环比4月的37.5万吨增长了44.85%;1-5月累计进口215.57万吨,同比增加51.7%;5月废铜进口量为42万吨,环比4月的37万吨增加13.5%,1-5月累计进口186万吨,同比增加4.6%。
  
  5月中国铜进口数据意外大增,基本超出了将延续4月进口数量回落之势的预期。为此,我们也多方了解,大多商家认为国外铜价沪伦比值的回升是导致进口增加的重要因素。5月铜价大幅回落,但国内沪铜的跌势明显缓于伦铜,进口铜亏损5000元/吨的情况也暂时告一段落,目前沪伦比值回升至7.4附近,进口的盈利窗户有打开迹象;这或许导致进口增加,也是国内江铜中止铜出口计划的重要因素。
  而废铜进口数据显示,增加的多为天津、山东等港口。业内人士猜测称,这可能跟当地的政府补贴政策有关,并且融资也占相当一部分。所以我们认为,进口的增加并不能认为是中国需求的强劲,并且在富宝铜研究小组就下游铜材企业开工率调研结果就不难发现,需求市场也灰蒙蒙的一片。线缆企业、铜带加工、铜杆棒加工等等企业无一不出现开工率严重下滑的趋势。
  中国铜表观消费大幅下降
  综合来看,中国铜行业面临纠结状态。首先,铜行业生产乏力,富宝铜研究小组的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线缆、铜材厂商订单都比较疲软,加之逐渐步入夏季,铜需求淡季来临更加剧了这一疲软态势;其次,政策刺激力度若,尽管我们对后半年中国铜需求预期将好转,但难以恢复历年的增幅;再次,中国铜库存高企,在近期融资铜、进口套利的作用下,中国商业性铜库存高企现状难以改变。富宝铜分析师雷连华认为,在需求乏力和库存高企的作用下,现货铜趋向于贴水更符合当前中国的行业现状,铜价持续性上涨承压较大。

三、现货市场
  
  本月现货铜价与期铜走势相当,呈震荡行情,在5.4-5.6万区间波动,5.6万附近承压明显。我们从现货市场了解到,因沪期铜目前处于较低位,故本月现货铜基本上处升水状态,但中旬因报关铜的大量涌入,升水缩小,整体呈震荡形势。虽然本月呈震荡行情,但下游厂商因需求不足拖累,未出现逢低吸货热潮,大部分贸易商出货正常,本月现货市场中间商比较活跃,总体上,6月现货铜成交依然偏差。本月富宝铜研究小组对线缆、铜棒、铜带等企业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企业的开工率较上月出现下滑,停工企业数量在增多,下游需求依然乏力。同时海关数据显示,5月精铜进口量为30.2万吨,使1-5月累计进口量达163.2万吨,同比增长80.27%。目前我国情况是需求不佳供给压力大, 在国家没有出台刺激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前提下,我们认为下月现货铜成交可能还会继续延续本月清淡的局面。
  
  伦铜现货本月出现近半月的贴水状态,回到升水时也也维持在10美元以下,伦铜现货很难获此支撑,因此本月沪伦比值延续5月态势不断攀高,在7.4企稳;现货铜进口亏损逐步收窄,在月末结束了逾半年的亏损状态,出现短暂的盈利,而海关数据显示,我国5月精铜进口量为30.2万吨,也就印证了这一说法。进口盈亏在本月不仅收窄而且出现盈利,富宝铜研究小组认为,本月铜进口仍会增加,但因受国内库存居高不下,下游企业需求不振拖累,本月增幅可能回落。
  四、铜材市场
  
  本月浙江铜棒价格较五月出现进一步的下滑趋势,从图中对比可以看出,六月黄铜棒(Hpb58-3A)价格重心小幅下移,而整体波动基本与沪铜走势保持一致,处于震荡格局。但相较于铜价波动的幅度,其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均价最高为38800元,最低38400元,跌幅并不大,仍旧处于平稳态势中。
  富宝铜研究小组本月就浙江铜棒、铜带加工厂商以及铜管厂进行了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5月中小型铜材企业普遍处于开工率下降,订单量减少的境况,而大企业有固定客户渠道,订单虽有减少但总体影响较小。其中铜管厂订单下滑情况较为严重,因欧债危机加剧,6月铜价起伏不定,铜管厂商受市场需求和行情影响比较大,开工率普遍下滑50%左右,情况不容乐观,有厂商表示预计8、9月份订单或将缓慢好转。铜板带企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66%的铜带企业开工率较4月下滑,平均跌幅为1/3左右,而部分小企业因没有订单被迫停产。
  市场成交方面,据富宝铜研究小组了解,本月铜材市场成交偏弱,多数厂商表示因国内经济萎靡,终端需求始终无法受到提振;并且铜价摇摆不定,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观望情绪较浓,致使厂商订单量减少。就库存而言,大部分厂商依旧没有改变“按单采购”策略,现买现卖为主,等待刺激政策的出台以提振铜材市场。

 

  五、废旧市场
  1.废铜价格分析
  本月废铜价格涨跌幅度不大,佛山光亮线本月累计涨100元/吨,电解铜累计跌500元/吨。总体走势保持一致,方向上的差异源于6月29日废铜与电解铜报价时点的差异,由于欧盟会议利好提振,当日铜价在短时间内迅速上涨,废铜报价较晚,上涨幅度得以反应,因而会有所上涨,也导致了废铜与电解铜价差急速下滑的特殊行情。废铜价格整个六月都保持低位,对卖家来说,不愿亏损的心理让他们持续等待,市场供应十分稀少,然而对于铜材厂来说,今年市场需求疲软状况十分明显,他们对未来也持悲观态度,因而采购都是根据客户订单决定,废铜价格也没有强劲支撑,市场交易始终维持平淡。
  
  2.市场行情描述
  本月废铜价格呈现涨跌互现态势,但较上月来看是有所小涨的。上旬废铜价格呈M形走势,两次小反弹不成功,给本就黯淡的废铜市场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持货商因手中的存货成本高企,出售会亏损严重,因此商家普遍呈惜售的状态,而进入6月,淡季效应逐渐显现,线缆厂、电子厂下单本来就不多,淡季更加不能奢望,对厂家来说唯有保持按单采购才是最佳策略,至于铜水箱方面,货源有所增多,但因铜价波动风险较大,为规避加工周期内铜价波动的风险,商家改变操作方式,将原来用于加工的水箱直接出售。在宏观消息面的刺激下,本月中旬废铜价格爬坡后再度回落,时值淡季,铜厂订单大减,不少铜杆厂进入半停工状态,没有订单,采购量自然不大,为维持生产虽有入市询价的商家,但因持货商方面要价高企,出货意欲较低,买家补货并不那么容易。下旬废铜价格缓慢下跌后冲高。随着6月进入尾声,废铜市场人气也难以回暖,因废铜价格不稳,市场人气也较为低迷,当价格回落时,持货商普遍呈捂货不出的状态,市场上出货者寥寥无几,此时,用铜厂企往往要压低收购价格,但持货商又不肯让步,交易较为僵持。而当价格稍有上涨时持货商顺势抬高售价,要价十分坚持,用铜厂企入市询价者增多,但因订单疲软的限制,实际成交量十分有限。据悉,6月中旬开始,到港铜铝水箱再度减少,随着到货量减少,拆解场购货十分困难,导致铜铝水箱库存明显不足,业内人士统计,月末中、小型拆解场铜铝水箱库存不足10吨,仅能维持5-7天正常运作,而大型拆解场库存亦不足20吨,仅能维持4-5天正常运作。
  六、富宝调研
  富宝铜专区针对希腊大选“利好”,铜价后市如何问题进行了热点投票,共有60位铜行业人士参加。投票结果显示如下:
  
  数据显示,在希腊大选成功的背景下,共有27位行业内人士表示西班牙、意大利债务问题严峻,债务危机仍将继续存在,将拖累铜价延续其震荡行情,此项占比45%;有20位表示希腊终究会退出欧元区,债务风险迟早会爆发,铜价三季度仍会下跌,此项占比28%;最后,仅有13位人士对希腊大选成功消息看法较乐观,认为欧债危机将得到顺利解决,支撑铜价上涨,中国需求将令铜市越来越乐观。(仅供参考)
  七、总结及预测
  伦铜:本月伦铜继续创年内新低,但在技术面上形成“双底”支撑,走势渐稳;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基本面铜需求乏力仍是铜价持续性上涨的障碍;综合之估计,7月份伦铜不会形成明显的方向,仍为震荡性行情,区间为7200-8000美元。
  沪铜:中国经济景气依旧处在下滑的态势,政策刺激力度短期难以显现,且7月份夏天来临,铜材企业逐渐步入淡季;但货币宽松预期将会给铜价带来支撑,料沪铜将延续震荡行情走势,现货铜5.5万以下支持力度较强,料运行区间为5.4-5.75万。
  现货及操作建议:6月份现货市场成交总体偏淡,厂商看跌心态较浓,逢低补库存少;7月份铜价依旧属于震荡性行情,原料采购商可在铜价接近区间底部备货,但库存周期不能过长;而废铜、铜精矿持有商可逢高分批出货。

 

(责任编辑: 盈盈)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