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市:利好提振 铝价延续涨势
新年伊始,铝价一改以往颓势,缓缓上行,欲在兔年结束前走出翘尾行情。近期利好消息频频出世,美国“非农”数据的出台再次燃起市场热情,国内政策亦发力稳定铝价,股市带动大宗商品接连反弹。
“非农”利好助推基本金属上涨
最新出台的美国数据显示,“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0.0万人,预期增加15.0万,美国2011年12月份失业率8.5%,创2009年2月份以来最低水平。一系列利好数据证明了美国经济逐步转好,美国由于其独特的经济地位,其发展影响到全球经济,而欧债危机的蔓延也并未阻止美国经济的复苏,冲淡了市场对欧债的担忧情绪,基本金属亦受利好数据影响接连上攻,表现可佳。
国内 “绿灯” 政策指引铝业发展
我国政府在铝价屡跌的情况下一路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缓解企业压力,而近期铝价处于反弹轨道,国内政策的指引将推动铝价上涨。
2011年12月1日发改委将全国销售电价上调0.03元/千瓦时,生产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为电解铝价格上涨带来了可能,而沪铝在当日开盘大幅调高,但最终仍未抵挡偏弱的行情,反弹无果。前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三年来的首次下调,意味着我国紧缩的货币政策正式转向。
在2012年1月6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提振股市信心”,而提振股市需要伴随着系列政策的出台,这或许隐含着之前预测的再次降低“存准率”有可能实施。
库存减弱铝价延续反弹
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的数字显示, 2011年11月底铝库存量为239.4万吨,与10月份库存量相比下降了4万吨,高企的库存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铝价走高,而国外媒体报道称,美国最大铝产品生产公司美国铝业目前正在计划关闭其位于田纳西州的铝冶炼工厂以及数家位于德克萨斯州的生产线。这一决定意味着美国铝业在全球的冶炼产能将降低12%,产能减弱,缓解了铝的库存压力,后期将进一步抬高铝价。
截至2012年1月10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库存减少了4600吨,至496.6万吨,前期铝库存屡创新高,严重制约着铝价反弹,而近期的回落使沪铝抓住反弹机会。
后期展望及操作建议
从外盘看:截至1月10日,伦敦铝价已成功站到60日均线上方,而伦敦铝价的主要压力线为60日均线,且当前5、10、20日均线上扬,从均线力度看后期伦敦铝价还有一波上涨,若成功突破60日压力线,“伦铝”或将走出疲弱的行情,迎来大级别的反弹。
从技术分析看:MACD叉口正逐步扩大,且多头动能明显占据优势,并连续四日收于阳线,目前布林通道正处于上轨道,且通道口收缩,预计会有一波大的行情,笔者认为沪铝上涨概率更大。
综合来看,美国作为全球市场的中坚力量,其经济数据的利好将很大程度上提振市场的信心,伴随着我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陆续出台,铝价极有可能将在龙年走出“龙抬头”的行情。
铜市:诸多因素助推回暖
元旦过后,美国经济复苏冲淡了欧债危机的阴霾,给铜市在冬天里送了一把干柴。伴随国内股市的强劲反弹,沪铜价格趁势而起。站稳了56000关口并创出了近期新高,已呈现突破上扬的态势。目前来看,未来铜预期供应偏紧以及消费看好将在近期继续支撑铜价。欧债第二个到期偿还高峰期在春节之后才会到来,春节前后铜价或将延续震荡上涨走势。
中美制造业数据向好
由于世界经济大环境不好,导致美元持续回流美国本土,这使得美国制造业数据持续上升。2011年12月份,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53.9,高于11月份的52.7。与之呼应的是,铜消费的“龙头”中国制造业数据也略有好转,2011年12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该指数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中美PMI数据均在50%分水岭之上,说明铜的消费仍有保障,为铜价上涨提振了市场信心。
煤炭有色股份反弹
在1月6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提振股市信心”。年前的中央经济会议曾指出,国内经济以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适当地进行预调微调以实现“保增长”。而市场对此的预期是:总理的讲话意味着一系列积极政策将在近期出台。受此带动,煤炭和有色板块引领股市连续反弹,带动了期货市场金属品种的人气,而沪铜也随之短线企稳并突破向上。另外,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12月份CPI数据为4.1%。近几月CPI数据的持续回落也给国家春节前降低存款准备金或其他积极政策的出台创造了合适的环境。
中国进口数据利好
据中国海关1月10日数据,2011年12月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508942吨,较上月上升12.6%。这是三年来创纪录的新高,超过市场预期。这其中现货企业逢低补库以及年末为融资而进口的铜占了很大比重。尽管目前处于铜消费淡季,中国进口的铜库存需要在未来慢慢消化,但全球市场对于中国需求的乐观预期仍受此刺激高涨,提振铜价。
联手调低铜冶炼费利多铜价
中国大型铜冶炼厂和全球化矿产商必和必拓公司已敲定2012年铜精矿加工和精炼费用(TC/RCs),分别为每吨60美元和每磅6美分。2011年,中国冶炼厂与必和必拓公司未能就铜精矿TC/RCs达成年度合同,而是首次以半年为单位 ,上半年费用为每吨72美元和每磅7.2美分;下半年为每吨90美元和每磅9美分。铜冶炼费的下降说明矿商继续好看2012年中国铜消费,利多铜价。(郭小琪 袁辉亮)
铜市2011年回顾与2012年展望
2011年铜市回顾
(一)铜价整体走势
2011年的国际铜市呈现高位盘整后回落的态势。2011年年初,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铜价先是延续2010年的强势,在8945~10190美元区间震荡。2011年5月中旬,随着标普下调美国债务评级,欧债问题加剧,铜价向下突破,探底8505美元。之后受国内铜消费转好等因素的推动逐步走高,于8月初达到9905美元的高点。进入8月份,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全球股市大跌,受此影响,2011年8月上旬和9月下旬,国际铜价出现两波急跌,至10月初下探年内低点6635美元。2011年四季度以来,欧洲各国商讨解决债务危机的方案,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解,加上美国经济复苏势头逐渐明朗,铜价企稳反弹,围绕7500美元整理,年底收盘7557美元/吨,全年跌幅18.7%。不过,由于2011年前三季度波动区间明显高于2010年,2011年三个月铜年平均价格达8830美元/吨,同比上涨16.8%。
(二)供求关系分析
铜矿品位逐年下降,矿业劳资纠纷不断,加上自然灾害影响, 2011年铜精矿产量严重低于预期。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数据显示,2011年前9个月全球矿山铜产量较上年同期持平,全球铜精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铜矿供应短缺限制了精铜的产出,2011年全球精铜市场继续处于短缺状态。据英国商品研究局(CRU)12月报告的预测数据,2011年全球精铜总产量1871.4万吨,同比下降0.5%;全球总消费1910.2万吨,同比增加3%;2011年全球精铜市场存在38.8万吨供应缺口。
(三)基金行为分析
2011年信贷资金紧张导致期铜市场面临流动性“失血”的困境。从年内纽约铜的持仓走向不难看出,基金对做多铜的兴趣逐渐降低。2011年年初基金净多31800手,接近2005年二季度以来峰值,二季度明显回落,至5月下旬基金净多仅剩6000多手,尽管7月下旬一度回升至24600手水平,但之后由于基金多头大幅减仓而迅速下降,9月下旬转为基金净空结构,年末基金净空维持在近3600手水平。总持仓规模也从年初的16.63万手减至年末的11.72万手。对冲基金削减头寸与全球宏观经济前景密切相关。由于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前几年紧张的供需关系已经改变,作为对冲工具的大宗商品,当经济前景不明时,自然就会被抛售。
2012年铜市展望
(一)全球铜市场供求预测
根据全球主要矿产商的生产计划和第三方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球铜矿产量有望进入快速增长周期。知名矿业和金属研究机构Brook hunt预计2012年铜矿产量将增长6.4%,达到1761.5万吨;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预测2012年矿产增长将达到9.4%,而过去十年平均增长不到2%。从需求方面来看,Brook hunt预计2012年全球需求将增长4.6%,全球铜供需将从紧缺趋向平衡状态。总的说来,2012年全球铜矿产量进入快速增长周期,铜供应短缺的幅度非常有限。
(二)铜价走势分析
预计2012年一季度,欧债危机将继续影响世界市场,全球股市还有下跌空间,美元再创阶段性新高的可能性较大,包括铜在内的基本金属市场也将相应地有一个震荡筑底的过程。三个月铜价格可能在一季度内探测年内低点6500美元/吨;二季度开始至年中,预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逐步放松信贷,欧洲央行、或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性增加,伦铜价格有望随着全球股市走强、美元回落,进入振荡上升期。预计上半年伦铜三个月价格波动区间在6500~8500美元/吨,下半年区间在7500~9500美元/吨;预计2012年沪铜价格上半年区间为48000~62000元/吨,下半年区间为54000~0000元/吨。
(三)宏观经济分析和国内铜市场需求预测
2012年世界经济依然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包括铜在内的整个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1年9月份将2012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降至4%,持续发酵的欧美国家债务危机和动荡的资本市场将延缓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大宗商品市场出现深度波动,国内外有色金属价格将呈现宽幅震荡的格局。
从国内铜市场需求来看,2011年中国精铜表观消费量同比仅增长4.7%,远低于2009年26.3%和2010年12.9%的增长率,但754.1万吨的总量水平依然占全球总消费量近四成。2011年国内的铜消费增长主要依靠电力行业和空调制冷行业支撑。2012年,尽管普遍预期中国总体投资增速将下降,但由于占据中国铜需求近一半的电力需求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不强,我国铜需求增长态势将继续得到有力支撑。可以预期,2012年电力行业仍然是国内铜需求的主要支撑点,而与投资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行业对铜需求的支撑较弱。预计2012年中国铜实际需求总量增加7%左右。考虑到2012年国内精铜产量增长将加快,2012 年中国净进口需求将不会明显提高,预计在215万吨水平。(姜敢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