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问题依然悲观 商品市场继续承压

2011-10-10 08:24:45来源: 中铝网

  节前一周市场延续下跌行情,但下跌幅度有限。受德国议会通过扩大救助基金规模的影响,周五商品市场出现全面上涨态势,中期商品综合指数报收1758.11,小幅下跌1.76%;金属板块报收1359.4,小幅下跌1.2%;化工品板块,报收2318.63,下跌2.4%;农产品板块报收1776.3,下跌1.34%。

  希腊问题持续影响市场信心

  我们对未来欧债问题的看法整体上依然不乐观。欧洲债务问题好转的第一步是不再增加新的债务。第二步就是减少存量债务,将债务和gdp的比例降低到90%以下。希腊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恐怕将需要十年的时间。我们认为希腊问题将以债务重组而最终解决,欧元区将继续选择救助希腊,救助希腊是在为欧洲银行增强抗风险能力争取时间。

  另一方面欧洲方面缺乏应对国家破产的机制,而这个机制需要等到2013年欧洲永久稳定机构(esm)来解决。欧元区目前反对的其实不是违约,而是“失控的违约”。正常情况下希腊重组的时间点应该在2013年,但也不排除提前进行。有三种情况可以使希腊违约提前:一是欧元区各国忙于救助自己而无暇顾及希腊;二是欧元区各国放弃救助希腊;三是希腊内部发生变化,从而放弃财政紧缩计划。这三种情况都有发生的可能,希腊问题已经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

  欧洲银行业出现流动性风险

  欧债危机正由主权债务问题向银行业危机转化,欧洲主要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主要迹象有三:一是问题国家银行更加依赖欧洲央行。最近西班牙央行称,8月份该国银行从欧洲央行的借款总量为699亿欧元,创下1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意大利各银行在8月份从欧洲央行的借款总量为851亿欧元,相当于6月份借款总量的一倍以上。

  二是银行同业拆解意愿降低,反应同业流动性情况的libor-ois指标和ted指标已经开始大幅攀升,代表银行间互不信任,拆借放款的意愿下滑,银行的信用风险提高。

  三是美国货币基金市场正在削减对欧洲的敞口。随着美国货币市场逐步向欧洲银行关闭大门,欧洲银行的美元流动性会逐步枯竭。

  欧元区正步入衰退之路

  欧债问题的加重已经严重拖累了欧元区经济状况,不但希腊、西班牙等问题国家经济出现严重下滑,德国和法国这样的核心国家也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欧元区9月份pmi数据为48.4,这已经是第二个月低于50,而且还有继续下行的趋势。德国9月份的pmi数据跌至50,处于荣枯的分界线上。法国和意大利的pmi数据更是跌到47左右。可以说欧洲现在已经陷入债务加重和经济下滑的螺旋下降通道。

  短期市场略有回暖

  但就短期而言,会有一些利好因素:一是近期三驾马车会重返希腊谈判,预计希腊能够顺利获得第六笔贷款。二是efsf将会顺利扩大规模,上周四德国议会已经表决通过该议案,仅剩的荷兰和斯洛伐克预计在10月初也将相继通过,届时救助基金将顺利扩大到4400亿欧元,这对稳定市场信心将有所帮助。所以10月份会有一些利好因素,但长期看欧债危机恐怕还会继续加重。

(责任编辑: 盈盈)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