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
摘要:
LME铝价强势上涨,周中再度突破2700美元/吨大关,沪铝表现疲弱,1106合约仅仅上涨0.09%,成交低迷;
海关公布进出口详细数据显示国内进口减少,出口增加,铝材出口达到26万吨;
九部委叫停770亿拟在建电解铝项目,从历史经验看,国家限制电解铝产能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市场对此反应冷淡;
社会库存持续下降,下游需求趋于稳定;
WBMS公布数据显示1-2月铝市场供应过剩30.2万吨,去年同期供应过剩为24.7万吨;
美元指数表现疲弱,周中跌破74关口,最低跌至73.735;
成本作用下,沪铝下跌空间有限,未来成本继续上升是大概率事件,沪铝未来上涨概率更大。
本周外盘铝价强劲上涨,LME铝价周中再度突破2700美元/吨大关,沪铝依然不温不火,保持弱势震荡,本周1106合约上涨15元/吨,涨幅0.09%,成交量一直低迷。
本周海关公布进出口详细数据,值得关注的是进口出现减少,而出口出现较为显著的增加。其中铝材出口量达到26万吨,创历史新高。这与内外比价的下降不无关系。
九部委发布叫停770亿拟在建电解铝项目,涉及到的项目数达到23个。电解铝的产能过剩问题早在2009年就暴露出来。在之前发布的有色金属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提出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改扩建电解铝项目。然而,这一规划的落实并不理想,在随后一年内国内电解铝产能仍然增长了25%以上。从历史经验看,限制电解铝产能的政策执行的情况一直都不理想。所以这条消息尽管早就在坊间流传,并且目前已经得到证实,但对于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社会库存持续下降,表明下游需求已经逐渐趋于稳定。但信贷紧缩导致小型加工企业资金承受力不足,购货意愿不足,因此国内的价格一直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提振。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周三表示,全球1-2月铝市场供应过剩302,000吨。2010年1-2月全球铝市场供应过剩247,000吨。 2011年前两个月全球原铝需求量为64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03,000吨。1月和2月全球铝产量增加158,000吨,供应增速快于需求增速。
美元指数近期一直表现疲软。本周美元指数跌破74关口,最低跌至73.735。美元指数与金属价格在多数条件下呈现负相关关系。美元指数的疲软将有助于铝价进一步走高。
成本问题仍旧是目前支撑铝价的重要因素。有几个理由可以证明能源成本的上涨将是未来的一个大概率事件: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国际煤价高位振荡,港口库存连续下降,进口大幅减少,出口增加。尽管成本不会成为铝价走高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成本上升使得更多的厂商利润缩小,并且有可能进一步使厂商产生亏损。在这种条件下,成本因素本身就将影响供给。因此沪铝即便在短期内不易大幅上涨,但至少可以守住不跌。
沪铝的不振最主要来源于国内的需求预期。房地产调控,汽车优惠政策的退出等等,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货币政策的紧缩,致使下游资金面吃紧。但如果从实际需求来看,库存的下降已经足以表明需求在逐步得到改善。比价的回落也有助于推升铝材出口,提振国外铝需求。从诸多角度来看,沪铝的疲软仅仅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