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9月27日高开回落,盘终小幅走高。主力1012合约开盘报61050元/吨,最高探至61300元/吨,最低至60250元/吨,收盘至60600元/吨,较21日上涨790元/吨,成交量96,200手,持仓量133,282手。
盘面上看,投资者在长假来临前保持观望。基本金属延续冲高回落走势,但总体仍处在上升格局之中,当前市场观望情绪依然较浓,追高意愿不强,短期上涨动能较弱。预期铜价将维持震荡上行格局。
机构观点来看,标准银行9月24日发布金属日报称,基金属已经持续获得良好支撑,此外这些基金属23日下午显现稳固的买盘需求,期铜似乎进行整固。基金属24日上午持续走高,受美元进一步疲软提振,但在美国耐用品订单数据公布前可能表现较温和。24日早间公布的德国IFO商业信心指数好于预期,从而有助于打压美元兑欧元进一步下挫,并为基金属下午走势提供支撑。但是,美国耐用品订单和新屋销售数据受到市场密切关注,并会为市场提供有关基金属上涨空间的线索。
总部位于里斯本的国际铜业研究组织称,1—6月全球精炼铜产量增长5.7%至942.1万吨,消费量总计为970.2万吨,缺口为28.1万吨。 ICSG称,全球6月精炼铜市场供应缺口为8.4万吨,经过对全球精炼铜产量及使用量的季节性调整之后,市场显示缺口大约2.8万吨。
国内方面,据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26日消息,8月份,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64万吨,同比增长8.2%;日均产量8.52万吨,环比下降0.8%;其中电解铜产量为39.7万吨,同比增长9.1%,比7月份下降0.3%。1-8月,有色行业增加值增长16.3%,同比加快7.8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92万吨,增长26.5%,其中电解铜产量为312万吨,增长17.5%。铜进口量持续增加,8月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38万吨,同比增长16.8%,比上月增加3.7万吨1-8月,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295万吨。
从8月份的进口量数据来看,精炼铜进口较上月增长18.9%,为连续第二个月增加,由此可知,中国消费虽然没有大幅增加,但较高的进口量数据仍有望维持,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同样增加金属铜消费量,为铜价反弹提供一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