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期货:金融属性施压,铜价受阻回落

2010-08-16 17:21:58来源: 中铝网

  行情回顾:

  本周沪铜主力合约1011呈现出冲高回落再拉升的走势。周一在股市上扬的带动下,一度上涨至58310价位,随后美元指数在80关口启稳反攻,铜价应声回落,连续三天收跌。周五沪期铜因隔夜伦铜而高开,日内先抑后扬。早市高开于56650元上午围绕日均线仅作100元上下的窄幅整理。午后,在A股重返2600点的激励下,期铜直线拉高突破,下午一举突破57000元整数关,攀高57360元,收报几近高位57330元,上涨1020元,涨幅1.81%。下午成交淡静,下午多头信心提振,增仓明显,主力增仓7044手,持仓量维稳于20.3万手,因逢周末成交活跃下降,主力成交量30.76万手,换手率仅在151%。期铜主力虽仍受压于10日均线,但技术指标显示已有触底止跌迹象。

  基本面分析:

  一、国外经济数据及市场评论

  美联储8月份议息会后声明称,维持利率在历史低点不变,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利率在极低水平, 同时宣称将把到期的质押贷款债券回笼资金中心用于投资债券市场。美联储决定的主要目的有两个,首先是刺激经济进一步复苏。从6月份开始,美国各项经济数据都在下滑,显示出经济复苏动力正在衰竭。其次是防止通缩,各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陷入通缩的可能性正越来越大。

  尽管美联储此举愿望良好,但仍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刺激政策边际效用递减,而且负面作用越来越大;二是该政策并非完全对症下药,效果可能不佳。

  英国央行周三(11日)发布季度通胀报告显示,央行公布了“一上一下”的报告,即通胀预期仍有继续上扬的风险,但经济确有下行风险。央行称,英国经济复苏将继续,但随着信心减弱,经济增长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放缓。

  该行表示,通胀预期仍有继续上扬的风险,通胀可能继续维持在2%的目标水平上方,而且持续时间可能长于5月份预期。

  与此同时,该央行还表示,已准备好采取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或加息措施。不过仍需英镑在一段时间里继续维持疲弱态势以支持出口,2011年第二季度前可能不会收紧政策。

  在整个欧元区,只有德国经济保持比较高的增速。德国二季度GDP增幅创20年来最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出口和投资的较强贡献力度。

  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第二季度德国经季节性因素和日历因素调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一季度增长2.2%,经日历因素调整的GDP较上年同期增长3.7%。

  上述增幅远高于市场此前的普遍预期:即较上季度增长1.4%,较上年同期增长2.6%。但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德国经济的这种增长是否能持续下去值得怀疑!

  二、国内经济数据及市场评论

  (1)零售额进一步放缓

  7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同比从6月的18.3%降至17.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的下滑幅度更大。零售额增长放缓反映出房地产和其他方面紧缩政策的负面效应。最近两个月,居住和汽车相关的大部分耐用品零售额出现下滑。由于住房和汽车销量增速持续下滑,预计今年下半年耐用品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2)工业增加值持续减速

  7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增幅不及6月的13.7%与5月的16.5%。比较基数提高、针对房地产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紧缩政策导致大部分重工业增长缓慢,而出口强劲反弹支撑了多数轻工业增长。2009年6月以来轻工业增加值增速首次超过重工业。7月,重工业增加值增幅从6月的14.5%降至13.5%,而轻工业增速环比提高1.5个百分点至13.5%。我们认为,轻、重工业增速的变化辨明未来工业增加值增长或将继续放缓。在针对房地产、高能耗、资源密集型行业和高污染制造业的紧缩政策的作用下,预计3、4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从上半年的17.6%降至12.7%和 10.6%。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相比上半年的25.5%有所下滑。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上半年的10.4%大幅下滑5.7个百分点至4.7%。预计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将逐步放缓,全年增速预计在22.5%左右。

  (4)淘汰弱后产能对今年铜市供应影响较小

  工业和信息化部8日向社会公告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这些企业的落后产能必须在今年9月底前关闭,其中涉及铜的企业共有6家,此次工信部淘汰部分落后产能的要求对整个铜市场影响有限。从规模来看,这6家企业累计淘汰的产能达14.49万吨,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粗炼产能达330万吨,以这一比例计算,所淘汰的产能占全国粗炼产能比重为4.39%,占比较低。

  考虑到当前行业开工率普遍不高以及在建产能的规模,我们认为,此次淘汰的弱后产能总量有限,产量占比较小,对市场供应的影响较低,难以明显改变目前冶炼行业产能过剩的格局。

  我们看到,在弱后产能逐步淘汰的同时,一些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产能仍在建设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政策的意义或更多地体现在节能减排上,而非对整体产能的消减。

  首先,此次淘汰产能多是小型企业的设备陈旧、高耗能的低端产能,其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本身不经济。尤其是部分金属价格在经历了上半年的下跌之后,已经触及某些企业的成本线,已有部分生产线被企业自发地关停,处于显示状态,因此,工信部发文明令关停这些企业的闲置生产线对整个行业的供应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5)国内铜产量增长减速,进口下降明显

  基本面状况:中国2010年7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342,901吨,1-7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2,574,929吨,同比减少2.6%。中国2010年7月废铜进口38万吨,1-7月废铜进口241万吨,同比增加10.2%。铜进口下滑凸显国内需求放缓。

  (6)央行货币供应量增幅回落

  作为衡量货币流动性之一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7.6%,增幅较上月低0.9%,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长22.9%,较6月的24.6%增幅低了1.7% 。显然,货币供应量的增幅回落令市场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三、技术分析

  从美元指数本周走势可以看出,其已突破前期下降通道,中线走强概率偏大,受此影响,国内外铜价出现冲高回落,调整迹象十分明显,伦铜维持在7100美元—7300之间震荡,沪铜在56000元—58000元宽幅震荡,而且,国内股市的走向对沪铜的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四、现货市场

  本周现货市场走势与期货盘面反映基本一致,随着价格回落,贴水幅度不断减少,近几日期价大幅向下修正,现货市场人气再次陷入低迷,市场询价不理想,成交不畅。

  五、操作建议

  国外经济体发展减缓,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国内,CPI数据首次超过3%的警戒线,表明通胀压力已经显现,未来经济可能呈现"高通胀,低增长"的态势,这增加了投资者对紧缩政策的预期,引发铜价向下调整。短线多头资金大量介入,可能继续推高期价。因此,建议介入的沪铜空单趁下周一低开之时止盈离场,等待更好的入场机会。

(责任编辑: lily)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