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期货:42000-64100或是沪铜下半年的大震荡区间

2010-06-29 08:34:08来源: 中铝网

  1.铜价走势回顾

  今年以来,铜市走出了一波震荡、下行、反弹、回落、企稳的行情。铜市由一月初开始因中国发行三年期央票而结束了年前的涨势,而后因流动性紧缩忧虑不断压抑市场,铜价在1-2月份出现了一波回调。转至3月,在消费旺季及下游需求逐步放大的提振下,内外盘均实现了底部反弹,缓慢走高。而后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因欧债危机扩散,市场避险意识大增,包括铜在内的风险资产受到抛售,内外铜市出现了一波较大幅度的回落。6月始,在中国重新开启二次汇改机制的提振下,铜市放量大涨,摆脱了前期持续的弱势局面。现今看,铜市已有明显的企稳迹象。

  2.宏观因素分析

  2.1中美欧三大经济体PMI指数环比回落,但同比仍处高位

  最新公布的5月份中国、美国及欧元区PMI数据较4月环比出现小幅回落。其中中国PMI指数下滑1.8个点至53.9;美国PMI下滑0.7个点至59.7;而欧元区PMI则回落1.8个点至55.8。PMI指数的普遍回落对市场带来的反映逐渐区于两极化。

  乐观的看,倘若同比去年的PMI数据,会发现今年5月的数据依旧保持良好的高增长,如中国、美国及欧元区5月份PMI指数分别同比增长0.7%,48.9%和51.6%,反映出各个经济体在金融危机过后工业生产保持着旺盛的复苏态势。此外,三大经济体PMI指数依然大于50也说明了工业产值仍然处于扩张阶段。但从另一方面,各经济体的PMI环比下降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心里利空影响。首先,中国PMI指数在政府近期推出新政后回落会让投资者认为政府的调控政策已经生效,这将使得市场对政府未来可能进一步推出的政策产生利空预期。其次,欧美PMI的环比回落亦使得投资者对于欧美工业体能否保持稳定的扩张态势产生了质疑,尤其是传统上的工业生产淡季逐步将至,各经济体的PMI指数可能延续此次的环比回落格局。这从心理面上压制了大宗商品的涨势。

  2.2 美失业率依然高企,美国经济复苏之路仍旧坎坷

  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了43.1万个,全美失业率尽管环比减少了0.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9.7%的历史高位。失业率是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一大障碍。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当社会失业率过高时,社会的消费水平就会出现下降,消费者收紧消费的同时会导致生产者所生产的货品滞销,从而使得厂家减少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这将再次增加社会的失业人数,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从美国的失业率来看,尽管自今年3月以来其已经连续3个月处于10%以下,但由于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高失业率难题短期内难以被彻底解决,这就为美国经济的复苏之路增添了隐患。故尽管近期看美国经济复苏态势缓慢且温和,但高企难下的失业问题使美国经济的复苏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此问题未彻底解决之前,不宜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态势抱有完全的乐观心态。

  2.3 欧债危机短期难以解决,欧元区经济复苏将受牵制

  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其一是金融危机留下的隐患,其二则是欧元区一体化制度的缺陷。在这两个共同因素的作用下,短期内欧债危机难以被欧元区政府彻底解决。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许多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创伤,为了使各自国家的经济保持增长亦或抑制倒退,大部分欧元区成员国选择了用主权担保募集资金从而扩大支出的方法。而随着债券到期日的不断临近,在全球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沼之时,经济未有明显复苏的欧元区借贷国面临了还款困难的局面。

  其实欧元区各成员国利用主权担保进行融资实属无奈之举。众所周知,在加入欧元区一体化后,各个国家的政府调控功能就受到了局限。加盟国不能运用传统上的货币政策去调节本国经济(即无法设置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及利率),反而只能依靠单一的财政政策去调节。这就要求了加盟国在自家经济出现问题时只能:1.加大政府支出,从而提振经济。2.调节税率,从而稳定经济。由此,我们已不难看出为何欧元区各成员国会拥有如此高额的主权债务。

  欧元区债务危机当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欧元开始大幅贬值,这对以出口为导向的欧元区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利空影响。目前,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创出近4年来的新低,汇率的大幅贬值对国际贸易结算产生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本来就比较脆弱的欧元区进出口贸易链再度受损。此外,由于债务危机的悬而未解,投资者对于欧洲的股市及欧元区的复苏前景均保持悲观的谨慎态势,这将从根本上牵制欧洲经济的复苏进程,从而对大宗商品产生较为长远的利空影响。

  2.4 中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政策面不稳定或会限制市场的看多热情

  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探索阶段,国内的政策面对于铜市影响甚大。年内需要关注的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国家房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及持续性;其二,在四万亿投资结束后国家后续的经济刺激政策;其三则是市场上一直关心的加息时点。

  就房产政策来看,近期政府出台了以国十条为首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意在打压楼市的投机炒作行为。但是就市场上的房价综合反映来看,自国十条出台后,各个地区的房价并没有出现回落,只是上涨的幅度有所收窄。此外,据央行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现在仍有高达72.5%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而因为房产业和银行业联系的紧密性,倘若政府下定决心大力打压房产市场,势必会对全国的银行业造成较大损伤,从而影响到全国经济的复苏态势。故政府是否会加大力度出台新政从而进一步遏制房产市场,即房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及持续性仍有待检验。

  其二,据中金最新的报告指出,在国家四万亿投资结束后,全国或会出现3000万失业大军。失业问题在中国不光会影响到经济的复苏态势,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故在前期的刺激计划结束后,倘若国内经济转型并没有产生新的增长点,而国内因刺激计划过后产生太多剩余劳动力,不排除国家可能进一步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可能,这或会对大宗商品予以提振。

  其三,加息时点。在金砖四国之中,现在唯独中国未有加息。历史上看,中国加息的步伐一般是紧随美国的。而就美国近阶段的经济数据来看,美国已经有能力且有可能于今年内进行首次加息,这将进一步加大中国进行加息的可能性。此外,国内CPI及PPI连续数月触及调控警戒线亦使得市场的加息忧虑凝重。综合来看,在经济逐步过热而加息未有出台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看涨意愿将会十分受限。

  3.供求分析

  3.1 铜供给过剩格局仍未改变

  3.1.1 精炼铜及铜材产量累积同比增长迅速

  2010年1-5月,全国精炼铜累积产能达到422.66万吨,同比上涨了19.64%;而全国铜材累积产量为187.7万吨,同比增大了15.7%。就数据来看,自05年至今,精炼铜及铜材的累积产量保持着稳步高增长态势。尽管在09年因经济危机滞后性显现的影响,精炼铜及铜材的同比增长率略微出现了回落,但自今年起该阶段生产量累计值再度创出新高。预计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逐步推移,下游铜产量将维持高增长态势,这会对铜市产生一定的供给压力。

  3.1.2 1-4月精炼铜与铜材净进口量有所回落,沪伦比值偏低是主要因素

  进出口方面,2010年1-4月,全国精炼铜累积进口量为106.5万吨,同比小幅下降0.137%;而精炼铜累积出口为11510吨,同比大幅扩大1198%。而铜材方面,全国1-4月份累积进口铜材30.17万吨,较去年同期扩大46%;累积出口铜材16.87万吨,同比上涨33.6%。综合来看,尽管铜材所受影响不大,但1-4月份精炼铜进口量却保持一个下滑态势,而出口量保持了大幅增长的势头。这主要是由于沪伦比值今年以来较长时间处于低位,由于外强内弱的格局未有明显改善,精炼铜进口受阻而出口旺盛。

  3.1.3 废铜1-4月份进口数量同比大幅增长

  废铜方面,1-4月份全国累积进口废铜135万吨,同比增长19.5%。由历史数据分析所得,在每个年度的1-4月,是当年废铜进口量的正向月份,废铜进口量一般在此阶段保持着高额的正向增长。而自进入5月后,由于工业生产逐渐步入淡季,废铜进口也会呈现出一个缓慢萎靡的态势。尽管后期废铜进口量可能逐渐降低,但前期大量进口的废铜仍会对市场产生不小的现货压力。

  3.2 前半年下游生产表现强劲,但淡季效应或将引起忧虑

  3.2.1 家用电器产量累积同比增势良好,但当月环比已现下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家用电器产量累积同比增长势头良好。其中彩电累积产量为4436.47万台,累积同比增长20.16%;家用电冰箱累积产量为3146.63万台,累积同比增长29.29%;洗衣机累积生产2333.52万台,累积同比涨幅为37.91%;而空调累积产量达到4866.69万台,累积同比扩大38.55%。这综合反映出国内的家电生产规模已较金融危机前有所扩大,从基本面上对铜等大宗商品予以了利多提振。

  但是另一方面,倘若我们单纯观察5月份的数据,可以发现家电产能已于5月该月出现了明显的环比回落态势。其中彩电5月产量为882.62万台,环比回落4%;家用电冰箱5月产量为772.67万台,环比2%;洗衣机5月生产424.28万台,环比下降10%;而空调产量则小幅环比增长4%至1254.78万台。空调产量的相对环比上涨主要是因为国家在6月1日起将会降低能效补贴额度,而在此之前的一些家电零售店选择在价格上涨之前秘密囤货,从而带动了空调业订单的增加。但综合来看,5月份家用电器产能的总体回落显示出生产淡季的逐步到来。在下游生产逐步萎靡的情况下,现货铜需求将受到严重压制,铜市亦会承压走软。

  3.2.2 汽车产能同比高增长,但环比亦出现回落

  今年1-5月份全国累积生产汽车767.13万辆,累积同比增长率高达53.64%,显示出汽车生产规模较去年同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扩张。尽管同比数据十分向好,但倘若我们分析今年当月的环比数据,可以发现汽车产量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其中全国4月份汽车产量较3月份回落9%,而5月份汽车产量则较4月份再次回落10%,反映出汽车产能正在逐步进入淡季,汽车业对下游铜现货的需求亦开始逐步萎缩的迹象。

  3.2.3 国内房产市场暂且强势未改,铜市未受明显抑制

  全国5月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依然未有回落,房产新政对楼市的影响现在看来仅是收紧涨幅,而非压低房价。今年5月,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当月环比增幅为0.2%,但当月同比增幅仍达到12.4%,处于历史高位。尽管房价5月份的涨幅较4月份有收紧态势,但房价环比维持正增长则反映出房产市场对于政府的楼市调控具有明显的抵制意愿;而房价指数同比的高增长亦显示出国内房产市场仍处于强市,市场或需政府的后续政策来跟进调节。当然,宏观调节一般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里我们也不排除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在房产市场中缓慢的传导作用。即房价或许在后期展开缓慢的回落过程。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累积投资完成额依然保持着高增长态势。至本年度5月,全国累积房产开发投资额已达13917.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2%。其中5月当月最新房产投资额为3985.36亿元,较4月份的3337.6亿元仍出现了环比19%的高幅增长,且较去年同期大幅攀升了44%。反映出在政府国十条出台后,房产市场仍未受到国家政策的致命性打压,相反,投资商对房产市场的热情度依然高涨,投资额环比及同比的大幅增长均能显示出房产市场依然旺盛的特点。

  1-5月份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及销售面积均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其中1-5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值为61500万平方米,累积同比增幅为72.4%;房屋施工面积累积285085.24万平方米,累积同比上涨30.5%,而商品房销售面积累积值为30189.43万平方米,累积同比增长22.5%。但若我们分别就各项数据进行当月环比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房屋新开工面积依然保持着18%的高度环比增长态势,而房屋施工及销售面积则分别环比下降了10%及16%,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国十条对于房产市场的供给并未产生太多影响,而对房产市场的需求已经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综合来看,房产市场依然保持强势,且本年度各市区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亦将提振楼市的供应,故就此来看铜价依然受到一定支撑。但是政府对于治理房市的持续性仍有待检验,故后市会否出台后续楼市新政从而对市场形成新的压制还有待观察。

  4.库存分析

  4.1 LME铜库存先扬后抑,历史数据显示价格仍有回落可能

  LME铜库存自今年以来呈现出一个先扬后抑的格局。库存由1月份的50.2万吨上涨至3月的55.5万吨,而后库存开始了一个缓慢的回落过程,自6月中旬库存已降至45.7万吨。总体看半年内库存流出幅度达到了9%,近一季度内库存降幅高达17.7%。可以反映出需求对库存还是有实质性的提振作用。

  历史数据显示价格仍有继续回落的可能。倘若观察历史数据,现阶段伦铜库存分别达到其在09年12月初及03年12月的水平,仍处历史高位。但由于09年那段时期受宽松流动性及良好经济复苏预期,价格与库存出现了齐涨现象,故对现阶段铜价的参考意义并不是很大。而03年时对应铜价为2100美元/吨,但由于那时中国的强大需求并没有出现,故参考意义依然有限。不过综合来看,伦铜的高位库存将会对后期铜价产生较强的压制,铜价仍有继续走软的可能。

  4.2 上期所库存冲高回落,库存高压尤重未缓

  上期所库存单纯从数值上来看,年初至年中变化不大,库存稳定在3.4万吨左右。但是在前两个季度内,上期所的期货库存却出现了一波暴涨而后缓慢回落的行情。上海方面的库存由1月份的3.3万吨猛增至4月份的8.4万吨,在第1季度库存涨幅高达155%;而后由四月份的库存高位缓慢滑落至6月份的3.4万吨,于第2季度库存下滑达59.5%。

  今年1季度库存的高涨主要源于两点,其一是期铜价格保持在近两年内的高位,尤其是在四月,铜价维持在一个高位强势运行的态势,而当时的现货仍处于贴水阶段,故吸引了部分持货商选择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交割。其二则是隐形库存的大幅显性化,这主要来源于前期市场囤积的过多套利库存。而在2季度库存出现的缓慢下滑也主要源于两点。其一是因为铜市已入现货消费旺季,下游需求旺盛提振库存加速流出;其二则是因为外强内弱现象再次出现,沪伦比值回落使得进口铜流通受阻,加大了市场对内盘铜的需求,从而提振了现货价格由现货贴水转至现货升水,配合了持货商转市交易的意愿。

  上期所库存在近半年内的先扬后抑并没有舒缓库存的高位压力。相对于整个09年的库存走势来看,上期所库存仍然处于绝对的高峰值。为了对比今年库存的高位态势,我们进行了一个实例性并不是很强的检验。经过加权平均计算,09年上期所库存的平均值为17341吨,而10年上半年的库存平均值则达到50070吨,今年上半年库存平均值较去年全年增大了188.7%,充分反映出库存高位压力的特点。此外,就历史数据显示,在每年进入3、4季度后,因下游消费趋淡,库存会呈现一个缓慢的上涨过程。故综合来看,内盘高位铜库存对铜价亦会起到一个较为显著的压制作用。

  5.技术分析

  沪铜连三月K线图显示,自年初以来沪铜就在一个大的区间内宽幅震荡(黑线)。沪铜在2月及4月分别数次冲击上方64100线,但此线压制强劲,沪铜上冲未果。而后进入二季度,沪铜开始下探底部48000线,同样,下方支撑亦强劲,沪铜下探未果。盘面看,沪铜在近期有企稳反弹的意愿,但反弹的趋势能否确立还取决于沪铜是否可以成功突破64100的压力。但从另一方面,倘若沪铜反弹受阻,则铜价可能在疲软震荡中再次下探48000,下探成功后或有望继续探底42000。综合来看,结合今年疲软的宏观面,铜市走出大行情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沪铜的短期区间在48000–64100,而年内区间或在42000–64100。

  6.总结

  铜市自今年以来维持在48000至64100的区间内宽幅震荡,盘面上并未形成明显的上升或下跌行情。基本面看,下半年对铜市的利多炒作不多。而受限于中美欧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铜市的看多力量在基本面上并没有得到实际性支撑。此外,供应过剩及两大交易所的高位库存压力亦压制着市场的看多情绪。但另一方面,尽管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或有波折,但总体看中美欧经济均处在复苏的大通道中,各经济体的经济数据均维持明显的同比增长,受益于此,铜价的下跌空间亦有限。故我们认为铜价在短期内有望在48000-64100的区间内震荡盘整,而若沪铜跌破该区间的底部支撑,则下半年的大区间有望维持在42000-64100。

(责任编辑: lily)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