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盘走势的影响,上海期铜31日早盘涨跌不一,盘中交投较为活跃。主力1007合约在31日以62,500元/吨开盘,收至61,940元/吨,下跌200元/吨;现货1004合约收于60,950元/吨,下跌100元/吨。
从盘面走势来看,伦铜库存的持续减少加之近期欧美主要经济体公布的良好经济数据都提振了市场对金属需求的信心。这给予铜价强劲的反弹动力。因此,预计短线铜价强势走势还将延续。
美国银行美林3月30日表示,铜精矿短缺、需求走强以及消费者开始重新收储将帮助推动2010年铜价上涨。美国银行预计2010年铜均价在7,275美元,1月的前次预估为7,125美元。预计2011年铜价均值在8,000美元,较1月的预估持平。该银行称,整个制造业供应链的削减收储行为开始趋缓。铜精矿数量仍然紧张,铜矿供应将令未来几年的精炼铜产量受限。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上升以及大范围的重新收储行为2010年均将变得更加明显。该银行预计2010年铜市供需将出现平衡。此前有调查显示平均预估为供应短缺23,000吨。
基本面上,智利国家统计局3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2月铜产量为394,742吨,同比增加3.8%。智利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国家统计局称,2月27日的地震仅对该国铜产量造成微小的影响,仅部分矿场在地震之后出现短暂的电力供应中断。数据还显示,该国钼产量同比减少2.7%至2,473吨。智利1月铜产量同比减少1.9%。
另外,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月精炼铜出口较去年同期下滑18%至53,618吨,对中国的出口占总量的将近三分之二。铜被广泛用在器具、建筑材料及计算机芯片等领域,其消费量通常被视为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日本国内铜消费量从2008年底起大幅下滑,因经济低迷令建筑业停滞且消费品需求下滑,迫使制造商减产。随着日本的通货紧缩压力加深,产量回升缓慢,来自建筑业的需求迟滞令前景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