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收紧宽幅振荡将成铜价波动主基调

2010-02-03 11:51:19来源: 中铝网

  在2010年,期铜价格总体呈现震荡下滑走势,分析师认为,控制通胀将成各大央行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铜价难以大幅单边上涨,未来底部抬高、宽幅振荡将成为铜价波动的主基调。

  综合媒体2月3日报道,进入2010年1月份,LME期铜再度刷新金融危机以来高点,并在1月7日创出7,795美元/吨的新高。但在此后1月份剩余的交易日里,期铜走出了振荡下跌的格局。当主导铜价上涨的流动性收紧后,铜价的走势也变得一波三折。2010年控制通胀将成为各大央行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铜价难以大幅单边上涨,未来底部抬高、宽幅振荡必将成为铜价波动的主基调。

  进入2010年1月份,LME期铜再度刷新金融危机以来高点,并在1月7日创出7,795美元/吨的新高。但在此后1月份剩余的交易日里,期铜走出了振荡下跌的格局。在经济复苏的特殊历史背景下,金融属性成为主导铜价的最主要因素,经过1月份的高位振荡后2月份的铜价又将如何运行。分析师认为,央行收紧流动性的用意并非是打压资产价格,更多是希望步入高位后的资产价格能平稳运行,以避免恶性通胀的发生。

  在200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围绕整个市场的两个关键词。这两大关键词所催生出来的是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与经济的强劲复苏。对应到铜市,1月份LME铜价创出7,795美元/吨的17个月新高,离历史高点8,940美元/吨仅差1,145美元/吨,大大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从某种程度讲,流动性是提振铜价的最主要因素。2010年新年伊始,围绕着流动性,期铜又展开新的“故事”。

  本轮金融危机中的流动性收缩进程最早要追溯至2009年10月9日,当时澳洲联储出人意料地将目标利率调高25个基点至3.25%,并在其后一段时间多次加息。由于澳洲经济复苏进程较快且经济体较小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并不显著。对于全球两大经济体,中国与美国,市场之前普遍预期流动性收紧的进程将放缓至第二季度乃至第三季度执行,然而,出乎市场意料的是中国央行在1月7日的资金正回购操作中,将3月期央票提升0.0404%至1.3684%,同时将91天期央票提升0.03%至1.36%。央行的举措向市场表明其已开始减少流动性释放的决心。在此后的1月19日、1月21日央行再次分别提高8个基点与4个基点的央行票据利率。然而,央行的举措并不局限于票据利率的提高,1月12月,把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这是中国央行19个月以来释放的最为明显的收缩流动性信号。1月20日,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因1月放贷过猛或被要求额外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且同时被上调的还有四大国有银行中的至少一家。在当前这样一个敏感时期,有关收紧流动性的传言还有很多,如对股市印花税双边征收以及中国央行可能在近期加息等。

  围绕着流动性问题,1月份的铜价多次自高位回落,股市也一直被压制于2009年7月底所形成的高点下方。勿庸置疑,国家对流动性问题的态度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响铜价的主要因素。分析师始终认为,央行的举措在于延缓资产价格上涨的节奏,而非打压资产价格。央行不会轻易改变年初制定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近期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是为了控制全年信贷投放的节奏,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在中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发出收紧流动性信号的同时,另一大主要经济体美国方面并未放出比较明显的信号。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1月13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其所持资产升至2.295万亿美元,其负债规模升至2.274万亿美元,所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升至9685.9亿美元,接近1万亿美元。资产与负债上升说明美联储还在继续向金融系统之中注入流动性。在美国未发出明显的收紧流动性信号之前,中国出于防止热钱流入的考虑,不会在货币政策方面单方面走得太远。因此,整个货币政策小幅调整的主基调并未改变,这将使包括铜在内的资产价格整体仍将呈现高位运行。

  不断好转的实体经济将为铜价提供供求关系上的支撑当前步入高位的铜价除了受到过度流动性的支撑外,也受到不断好转的经济基本面提振。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年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而受到欧美经济疲软拖累的三驾马车之一的进出口总额也在2009年11月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达到9.8%,12月份更是高达32.7%。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为铜现货的消费奠定了基础,单就宏观经济面而言,分析师认为,2010年的经济将进一步稳固发展进而为铜价提供供求关系上的强支撑。

  围绕着中国国家电网宣布的2010年将降低其电力基础设施投资计划26%,即从2009年的3,100亿元到2010年的2,270亿元,市场对2010年的铜消费逐渐产生了担忧情绪。有关2009年国家电网对铜的消费量,分析师援引麦格理的一个调查:2009年,中国用于电力基础设施的铜用量相当于680万吨实际消费中的42%。在这当中,民居建筑约占40%,其余的60%为工业领域应用。因此,两个电网公司投资的净总量占2009年的消费比例为17%,而国家电网份额约为总量的14%,相当于95万吨用铜量。

  诚然,鉴于2010年减少的投资额及高企的铜价,国家电网对铜的表观消费的确有所下降,但2010年在各种内需政策拉动下的其他产品将弥补国家电网对铜消费的减少量。因此,2010年全年中国的用铜量仍将维持高位。

  LME铜库存自2009年7月以来大幅增加,然而铜价也是大幅上扬,似乎已经脱了基本面的束缚。截止到1月25日,LME铜库存已经创下了2009年2月以来的新高,达到533,400吨。从表面来看,LME铜库存的确较高,但从库存与消费量的比值看,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历史水平。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高位的库存对铜价构成的压力比较小。1月下旬,LME铜库存在不少交易日出现了下降的态势,这表明铜库存持续增加的势头有所放缓,对目前的铜价是一种提振。

  国内现货市场上,进入1月份,铜现货贴水逐渐减少并较长时间徘徊在持平状态。目前离春节仅有两周,春节过后随着气温回暖,国内铜消费将进入旺季。

  当主导铜价上涨的流动性因素在1月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后,铜价的走势也变得一波三折。分析师认为,2010年控制通胀将成为各大央行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铜价难以大幅单边上涨,未来底部抬高、宽幅振荡必将成为铜价波动的主基调。

(责任编辑: 麦兜)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