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期铜日评:外盘强势走高 沪铜高开震荡收阳

2009-11-17 16:23:16来源: 中铝网

  因期铜隔夜摆脱库存压制走高,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11月17日高开高走,尾盘有所上涨,盘中交投较为活跃,主力合约大幅缩量减仓。沪铜主力1002合约早盘以53,38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53,200元/吨,上涨860元/吨;现货912合约尾市报收于52,710元/吨,上涨760元/吨。

  盘面上看,由于铜进口量大幅减少,且国内铜供应充裕,因此短线铜价将延续高位盘整态势。但中长期来看,下游需求增长、美元贬值趋势不改、流动性宽松导致资产复胀预期三大因素对铜价的上涨构成支撑。

  消息面上,智利央行周一公布,智利10月铜出口额总计为24.8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0亿美元。智利央行在上月报告,智利9月铜出口额为25.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出产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全球铜供应。但全球经济危机导致铜价格去年自纪录高点下滑,打击了该南美国家的出口收入。不过最近几个月国际铜价的大幅反弹已提振了智利的铜出口收入。

  另外,麦格理日前指出称,中国铜库存共计550,000吨,其中200,000吨在保税库和国储局,生产商持有200,000吨库存,贸易商和私人投资者持有150,000吨。Macquarie称,“我们认为,2009年动力领域的铜需求将同比增加约18%,建筑领域增加近20%,运输领域上升35-40%,消费者应用减少3-5%,因2009年上半年疲软。”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铜等有色金属消费趋于饱和,增量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大量进口带动了铜铝等基本有色金属价格从历史低位大幅反弹。因此,“中国因素”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也成为关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月精炼铜和原铝产量连续第二个月创纪录新高,主要是由于生产商加快作业以实现年度产量计划。其中,精炼铜10月产量较上月增加1.1%至399,300吨,增幅自9月的8.2%大幅放慢。而10月原铝产量为126万吨,较9月增加4.4%,但较2008年同期劲升17.1%,主要原因是铝价持坚促使冶炼厂重启闲置产能且有新项目开工。在产量增加的压力中,国际国内有色金属价格依旧维持了涨势。

  其他方面来看,基本金属的行情中,流动性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充沛的流动性导致人们开始担心未来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目前美国十年期国债的隐含通胀率仍在上升,说明通胀预期仍然强烈。美元走势方面,美国大量发行国债会导致美元信用度下降,导致美元逐步走弱,另一方面美国目前的失业率已经达到10.2%,处于历史高位,从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上看,美国也需要使美元贬值来带动出口。因此分析师认为美元在四季度仍将继续维持弱势。

(责任编辑: 麦兜)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