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提振,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11月4日高开上冲后回落,尾盘有所走高,盘中交投较为活跃,主力合约小幅放量减仓。沪铜主力1001合约早盘以51,01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51,130元/吨,上涨260元/吨;现货911合约尾市报收于50,950元/吨,上涨200元/吨。
盘面上看,尽管近期一系列利好因素作用在铜市上,使得铜价上半年大幅上扬。但后期铜市要想真正突破此时的瓶颈,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和契机。短期来看,铜价涨势受到库存高企压制,尽管近期制造业数据继续向好,提振了市场对未来金属需求的信心,但由于库存高企暗示了短期铜市的有效需求不足,这使得铜价上行动能缺乏,短线上探空间受限。
随着近期上市公司三季度报告陆续公布完毕,之前市场众说纷纭的有色金属隐性库存在三季报中露出端倪,主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库存在三季度均出现明显的增长,部分企业的库存增幅高达50%。根据各上市公司的三季报,主要的冶炼企业的存货在三季度绝大部分出现增长,且存货以原材料为主,囤积产成品的企业比较少。不过库存的大幅增长可能给市场带来隐患,基本金属的显性库存已经处于极高的水平,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库存自7月份以来连续增长,目前的增幅已经高达40%,为近五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LME铝库存目前已经超过450万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准。国内方面,10月3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再次回升至10万吨以上,接近6年新高。市场预计,包括隐性库存在内,国内目前的铜总库存量估计高达80万吨,接近中国2个月的消费量。库存的大幅增加一方面体现出企业对后市看涨;另一方面,由于库存因素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很可能为后市埋下隐患,将限制铜价涨幅。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库存增加体现企业对后市看涨,这有助于长期铜价上扬。
国际铜研究小组和全球金属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全球铜现货市场依然呈供不应求格局,中国因素再次成为支撑全球铜价的重要因素。2009年9月国内电力电缆产量达到1,957,113.45千米,同比增长14.57%,累计增长15.12%。线缆行业下半年是旺季,4季度其产量有望继续增长,全年或保持20%的增长,此外,智利Spence罢工还在进行,这对于铜的供应仍存在一定影响。
综合来看,世界各国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预期继续对全球铜价起到支撑作用。由于通胀预期及全球经济逐步走好,随着时间推移,铜市的利多因素将逐步增强,这些因素不仅可能抑制铜价今后下跌的空间,还有可能推动铜价以盘整代替下跌,在经过振荡整理之后走出一轮新的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