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需求忧虑及大量进口增加率市场过剩忧虑,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铝10月15日高开低走,冲高回落,盘中市场交投继续维持清淡,主力合约缩量减仓。沪铝主力1001合约早盘以14,96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14,915元/吨,下跌20元/吨;现货910合约尾市报收于14,860元/吨,下跌20元/吨。
盘面上看,随着全球性经济复苏的逐步到来,下游需求如建筑、电力、交通等行业的回暖将会刺激电解铝的需求,从而对价格回升起到支撑作用。但目前铝的高库存和严重的产能过剩将反过来抑制铝价格的上涨,近几个月LME铝的库存不断创出新高,09、10年全球电解铝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还将延续,因此短期铝价的上行也会面临阻力。
产能方面,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接受中国政府网访问时指出,为严格控制总量,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14号)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今后三年内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改扩建电解铝项目。陈斌说,针对近年来国内出现的电解铝行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问题,国家加大了对电解铝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电解铝过度扩张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但从目前情况看,国内电解铝产能总量规模依然过大,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建和在建电解铝产能超过1,800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38%,比2004年几乎翻了一番,而当年表观消费量仅1,260万吨,产能发挥严重不足。同时,铝产品出口规模过大,在当前国内资源、能源紧张的形势下,铝产品大量出口相当于输出了宝贵的能源。为严格控制总量,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14号)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今后三年内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改扩建电解铝项目。
需求方面,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的汽车产销保持两旺,消除了“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担忧。产销分别完成136.21万辆和133.18万辆,环比增长为19.41%和16.48%。乘用车产销更是首次超过100万辆,分别为102.61万辆和101.51万辆。9月为传统销售旺季,市场取得如此良好表现亦不奇怪。但出口方面的数据仍旧较为低迷,9月共出口整车3.05万辆,环比增长38.98%,同比下降36.74%。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信贷数据显示9月份新增贷款达到5167亿元。主要由中小银行引起。货币供给同比增长也较过往有所增加,尤其是M0的增长从3月份以来的11-12%左右一举上升到16%附近。尽管未来必然会加强对中小银行的监管从而控制流动性,但目前市场流动性配合需求的旺盛足以对铝价形成一波相对可观的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