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沪铜库存持续增长的影响,上海期铜9月22日价格震荡走弱,分析师认为,供应过剩以库存的形式体现出来,预计短线铜价仍将延续震荡整理行情。
综合媒体9月22日报道,在市场持续忧虑的过程中,上周(9月14-18日),LME从14日6,080美元/吨为基点开始价格征程,16日一度接近6,500美元/吨后开始下滑,至18日时收于6,140美元/吨,市场一周涨幅又几乎回到原点。沪铜市场方面,一周还是未能完成50,000元/吨的冲关大捷,自14日47,000元/吨开始幅动,18日收于48,650元/吨。上周沪铜明显减仓缩量,特别是上涨过程中持仓明显下降,达到5万时持仓减少到34.5万手的极低水平,说明市场动力全无,整体来看,价格仍处于区间之内难以打破。
库存方面,两市库存均呈增长,且国内达6年来峰值。详细数据为,LME上周铜库累计增加9375吨,达32,770吨;上期所铜库存连续两周大幅增长,本周累计增加6852吨至104,248吨,这一数据为200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2009年4月份曾一度低于20000吨。
对于库存大增,有多方原因:一,2009年以来中国大量进口铜原料。有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1-8月中国累计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296.82万吨,较2008年同期增长75.8%,然而,8月进口量已从前期的400,000吨降至200,000吨。而这种下降很可能导致上期所库存的增长在接下来的月份有所减缓;二,下游市场需求不旺。虽然9月电缆企业开工率有所回暖,整体开工率为83.6%,环比上升7.7%,同比上升14.4%,电线电缆行业是最重要的用铜行业,开工率的上升主要是由于电网建设、各类工程项目以及下游产品出口缓慢恢复增加了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但国统局数据统计,1至8月份中国铜材总产量为615.08万吨,同比增幅只有17.3%。下游市场整体还处在低迷状态。由于价格幅动频繁、市场忧虑浓厚,下游铜加工企业难以把握市场行情,对公司原料进口成本难以作价。后市下游企业不会出现追高囤货的情况,主要原因为,一方面,由于2008年国庆期间铜价暴跌,企业备货量将以订单量为主,不会过多囤货;另一方面,2009年备货的弹性和灵活性较大,企业备货不再一味增加采购量,价格成为备货量的重要参考因素;三,中国国储或民间囤铜。市场铜原料不能正常投产,反而囤货伺机高价,这种心理导致中国有大量的隐性库存增加,或也部分参与市场交易。
目前,供应过剩以库存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库存压力下铜价在最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一直维持区间振荡的走势。麦格里机构预计,铜价延续高位振荡行情,近期铜价延续高位振荡行情,通常铜价在47,000元/吨附近下游采购积极,而到达50,000元/吨附近则基本不采购备货,买跌不买涨显示目前市场追涨心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