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将在“预期兑现”中继续上行

2009-09-11 09:07:17来源: 中铝网

  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将铜价带到岔路口

  7月份以来铜价在全球经济可能超预期复苏的带动下展开了预期推动式行情。但铜价的上涨伴随的却是铜库存水平的上升,自7月中旬开始,LME铜库存温和回升,9月8日库存已站上315550吨,库存增幅达22.83%,而沪铜库存在8月份也大增了36.56%。而今年年初以来国内铜材产量的增速小于表观消费量的增速,国内铜供给出现阶段性宽松局面。

  因此,目前的铜价已经较多地隐含了经济复苏后精铜需求改善的预期。在经历了七八月份的预期推动型上涨之后,后期铜价走势将更多地取决于基本面改善的预期是否能够得以兑现。

  9月初消费旺季来临,精铜需求或实质性回升

  1.全球精铜需求已逐步改观

  根据8月19日WBMS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1-6月份全球基本金属供应仍然过剩,但过剩变化的趋势有所分化,唯有铜供求过剩的情况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缓解,由1-5月份的过剩90000吨减少到过剩15000吨。自今年1-3月以来,供求过剩的数量持续减少,反映了全球精铜消费已逐步改观。

  整体来看,基本金属仍然还处在一个供求过剩的格局当中,即使是供求明显缓和的铜,同比来讲仍然没有走出萎缩区,但是该过剩量对铜价进一步上行的压力已经不大。

  2.库存消费比处于相对低位

  尽管本轮全球衰退远比2001年严重,但是在主要经济体即将结束衰退之时,LME铜库存可消费天数仅相当于2001年衰退结束时的1/3。此外,从季节性来看,9月份开始精铜消费逐步进入旺季,将缓解近期库存增加的压力。

  3.美国成屋销售、汽车销量增长均超预期

  据全美不动产协会8月21日公布的数据,美国7月成屋销售增长7.2%,为连续第4个月上升,年率为524万户,预估为500万户,该数据为2007年8月以来最高。美国建筑业与铜的关系最为紧密,占下游需求的50%,精铜需求受益非常大。

  美国政府“旧车换新车” 刺激政策收到实效,8月份美国国内汽车销量年化为1021万辆,高于于市场预期的950万辆,远好于7月的840万辆,这对精铜需求的影响也非常正面。

  4.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持续回升

  8月份美国制造业PMI再次回升4.0个点,至52.9,高于市场预期的50.5,该指数历经8个月终于进入扩张区。其中新订单指数为64.9,较7月份上升9.6个百分点,这个指标大幅上升预示未来PMI指数还有望继续回升。

  日本制造业PMI7月份已经进入扩张区,在8月份再度回升3.2个百分点至53.6。而欧元区制造业PMI也已经连续第8个月回升,虽然还处在经济萎缩区内,但已是12个月来的最高值。

  中国8月份PMI为54.0,连续第6个月处于扩张区,也是该指数16个月来的最高。需要注意的是,5-8月份是该指数传统的淡季,该指数出现反季节性增长,使我们可以更乐观地预期后半年的精铜消费增长。

  5.流动性依然充裕

  8月中旬,FOMC决定维持利率在0-0.25%区间不变,并将逐渐延缓国债购买计划的实施速度,并将于10月底彻底完成该计划,保持3000亿美元规模。购买机构MBS(抵押支持债券)和机构债的规模及时间不变。通过FED的决策可以看出,目前的经济形势尚不足以升息,宽松的货币政策至少年内不会改变。

  9月4-5日G20财长会议就重大宏观政策议题达成共识,认为有必要继续实施果断的刺激措施,包括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直至经济稳固复苏;在确定经济复苏的根基扎实后,须采取具有透明度和可信性的步骤,从而退出史无前例的财政及货币扩张政策,但考虑到各国经济状况与结构各异,在执行退出政策的规模、时机和顺序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6.罢工威胁将引发铜精矿供应紧张

  随着LME铜价在6000美元/吨上方站稳,矿山的生产将面临着罢工的威胁。国际矿山工人的合同将在年底前陆续到期,工人希望分享铜价上涨带来的利益,未来几个月将是矿工要求重新修订合同的谈判高峰期。根据Barclays的估计,劳资纠纷对2009年全球铜矿供应量的影响将在366.5万吨,占全球供应量的23%。

  另据上海有色网消息,中国冶炼厂确定的年中铜矿TC/RC费用大幅下降,与之前智利铜矿山生产中断不无关系。中国冶炼厂与矿厂达成的这一费用是每吨48.5美元及每磅4.85美分,低于年初全年合同中达成的每吨75美元及每磅7.5美分。TC/RC费用的降低是因为铜矿石的供应减少,而铜精矿供应减少对铜价走强有利。

  后市展望

  全球精铜供求过剩的局面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但过剩的量在减小,发达经济体部分已经走出萎缩区,经济回暖大趋势也已形成,对铜价形成有力支撑。而美元尚处于长期下跌通道,短期内很难升值,充裕的流动性也会继续维持,都将支持铜价继续维持强势。

(责任编辑: 麦兜)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