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期铜午评:宏观消费数据下降 沪铜早盘有所下滑

2009-09-10 14:27:26来源: 中铝网

  上海期铜10日早盘有所下滑,市场交头保持活跃。主力912合约在10日以49,980元/吨开盘,收至49,860元/吨,下跌510元/吨;现货909合约收于49,940元/吨,下跌600元/吨。

  盘面来看,因库存增加,且美国消费信贷下降幅度大于预期,引发市场对经济恢复强度怀疑,预计后市仍有整理需求。

  外盘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10日亚洲电子盘铜价延续隔夜跌势,基金属未破前期高位引发失望抛盘是其原因所在,截止北京时间11:30,LME3个月期期铜报6,380美元/吨,较9日Kerb交易时段下跌35美元,交易商表示,定于11日公布的中国进口、零售等经济数据将说明8月贷款趋缓及股市调整对需求的影响程度。交易商建议关注美元、黄金短期走势,并指出目前抄底意愿较强。LME铜价有望再次在6,000美元一线得到较强支撑,一旦跌破该位,买盘将立即行动。此外,近期LME库存可能延续夏季增长趋势,不过这不会引发担忧,除非四季度继续攀升。

  另外,宏观经济消息依旧喜忧参半: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升至52.9,是2008年1月以来首次增长;7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连续六个月上涨,但7月营建开支环比下降0.2%,为2004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8月失业率升至9.7%,为26年来高位,差于市场预期,非农就业人数减少21.6万人,好于市场预期。总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尚属恢复初期,就业、收入和信心能否较快恢复以拉动消费有待观察,这也是近期利好数据不能成为推动铜价上升的动力,而一旦出现较差经济数据或利空事件,铜市就会借机调整。

  影响铜价的主导因素,美元指数近期有走弱趋势,未来是否会跌破78一线值得关注。对此,年初当全球处于经济严重衰退的泥沼时,美元(包括黄金)曾作为规避风险的工具和保值财富手段,与利好经济数据、美股等呈现明显负相关性,利好经济数据一出现,投资者风险意愿提升,美元避险需求就会降低,汇率随之下跌。而随着美国经济复苏逐步被确认,美元避险功能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投资者开始关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何时作出调整,市场何时进入加息周期,一旦出台利好经济数据美元就涨,从而压制商品价格。因此在美国经济基本见底的大环境下,美元指数连续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

  如果说上半年铜价大幅反弹源于“中国因素”,那么7月以来的疯狂上涨更多的是流动性使然,随着资金最宽裕时期的过去,那么铜价“挤泡沫”过程可能才刚刚开始。从资金面看,8月我国银行业新增贷款可能为2700亿-3000亿元,相比7月进一步回落,货币政策“微调”初见成效,市场流动紧缩压力开始显现。政策上,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出通知,明确要求稳定重要商品价格,作为市场的“有形之手”,完全可以利用国家储备铜,平抑虚高的铜价。

  综合来看,在当前价位上,基本金属价格进一步大涨的可能性并不大,过去6个多月在全球经济复苏,企业的重新备库和下游消费需求的回暖下促使基本金属价格已经大幅上涨。在目前基本金属高位时,对未来价格走势保持谨慎态度,真实消费水平与当前商品高价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短期内,铜价料将维持高位震荡格局。

(责任编辑: 麦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