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期铜午评:国内股市下滑打压 沪铜早盘继续下滑

2009-09-01 13:05:30来源: 中铝网

  上海期铜1日早盘继续下滑,主力912合约在1日以49,310元/吨开盘,收至49,180元/吨,下跌520元/吨;现货909合约收于49,390元/吨,下跌470元/吨。

  盘面来看,近期中国因素对铜价支撑力度有所减弱,这限制了铜价短期涨势,但欧美经济复苏使得未来欧美企业补库活动开始,将有助于推动铜价走高。此外,9月份逐步进入铜消费旺季,这些因素都将支撑铜价走出短线高位震格局。

  外盘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1日亚洲电子盘大幅下挫,截止北京时间11:30,LME 3个月期铜报6,290美元/吨,较8月28日下午KERB盘收盘下跌2.8%。LME8月31日因夏季银行日休市。同时,上证指数8月31日重挫引发的风险厌恶情绪也打压商品期货,西太平洋银行高级商品策略师Justin Smirk指出,该指数更多的是引导风险厌恶情绪,而非反映中国经济状况。该策略师还补充道,很显然,市场的长期趋势完好无损,但短期而言却并非如此。

  中国股市下跌拖累基本金属。受8月银行新增贷款同比负增长传闻影响,中国股市在8月31日下跌了6.74%,拖累国内基本金属全线走低。美国三大股指8月31日也纷纷下跌,中国需求是否能持续强劲是市场目前最关心的话题,道琼斯工业指数8月31日下跌0.50%;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97%;标准普尔指数下跌0.81%。

  尽管金融危机的源头在美国,但由于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美国经济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企稳并走向复苏。美国商务部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耐用品订单比上月增加4.9%,超过市场预期的3%,增幅为两年来最高。美国经济的复苏极大地鼓舞了市场做多信心,包括伦铜在内,国外很多商品价格都走出了幅度不同的上涨行情,其中伦铜上涨幅度最大,达到185%,国际原油最大涨幅为87%,伦铜无疑成了其他商品的“领头羊”。

  自2009年以来“中国因素”一直是国际炒家推高期铜的重要题材。但从7月份以后,国内央行货币政策实行微调,货币信贷数量明显减少,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量为3559亿元,环比已经大幅下滑了77%。进入8月后,信贷规模控制继续在各大银行悄然实行。有消息称,基本上国有银行在8月份至年底的新增贷款额度均控制在2000亿—3000亿元,迄今,空间已经所剩无几。期货价格取决于现货与资金的对比,尽管期货市场不同于证券市场,但期货价格也不可能完全游离于国家金融政策之外,流动性减少的问题已经成为近期抑制市场做多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住宅行业是美国的主要铜消费产业,住宅行业的数据变化对国际铜价有很大的影响。数据显示,美国7月二手房销售增长7.2%,年化率为524万户,创该数据公布以来的最高纪录。英国8月份平均房价上涨1.6%,大于7月份的上涨1.4%,为2007年初以来的最大月升幅。英美两国房地产行业的复苏可以看作是上周伦铜大幅上涨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家,由于上半年我国大量进口,但消费能力没有同步增加,导致国内铜现货压力明显加大。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上周为86625吨,较前周增加4975吨,为2007年7月份以来最高水平;截至上周五,伦铜库存也增加至298925吨。

  基本面上,9月1日智利国家铜价局称,该国2009年7月铜产量为427,018吨,较2008年同期的432,777吨减少1.3%。铜7月产量下滑是因矿石品位下滑。智利1-7月累计产铜3,016,110吨,低于2008年同期的3,132,054吨。智利2008年铜产量为5,364,159吨,较2007年下滑4.2%。智利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约占全球铜产量的35%。

(责任编辑: 麦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