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格理评论(8-20)2009年二季度锌过剩收窄

2009-08-20 16:03:43来源: 中铝网

  ILZSG数据指出2009年第二季度锌过剩收窄

  国际铅锌研究集团(ILZSG)最新出炉的锌供需数据指出,2009年二季度精炼锌过剩季比有所减少。过剩量估计从一季度的218000吨下降到二季度的55000吨,主要受中国需求增加的影响(中国没有公布实际的消费数据,因此ILZSG假设产出加净进口等于中国的使用量)。

  2009上半年,中国锌矿供给同比显着下降16.7%或242000吨至120.8万吨。2009年一季度锌价低迷时高成本矿山的关闭导致大部分的产出损失,而中国锌矿产出减少导致二季度初进口锌加工费降至70-80美元/吨。然而,这些数据掩盖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过去的二三个月,中国锌市场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锌价最近上涨到1770美元/吨(0.80美元/磅)使中国的矿山生产重启,而由于精矿增加,进口锌的精炼加工费已经飙升至170美元/吨。事实上,7月份最新的NBS数据显示,年率315万吨的产出仅略低于2008年第三季度达到的记录高点。08年三季度锌平均价格1770美元/吨(0.80美元/磅),这期间产出年率约350万吨。如果价格继续维持在这个水平,中国2009年精锌生产有可能达到大约295万吨(假设2009年最后五个月的产出与2008年同期类似)。这将比我们事前预计的高出100000吨,但这不会改变我们的总体结论,那就是2009下半年到2010年,锌市场会有一些过剩。

  转到需求方面,ILZSG 7月份数据继续显示中国之外的锌消费略有改善。中国之外的锌用量在2009年1月份至6月份从49000吨上升至508000吨(即10.7%),虽然同比大幅下降(-19.5%)。我们预期未来六个月精锌的去库存化将告结束,中国之外的用量将继续增加,这与Boliden, Nyrstar 和 Teck Resources 报告的订单上升相一致。

  然而,实际潜在的锌需求上升仍在于中国。中国的锌消费终端包括建筑、汽车、工业设备和大型家用电器。根据NBS的数据,7月份,中国建筑同比上升7.9%(7月前的三个月同比上升12.9%),汽车生产同比增长52.2%(7月前的三个月同比增长37.6%)。我们预期刺激方案将继续带领下半年实体经济达到与上半年相似的水平(即使中国金融部门流动性近期有所收紧),这将给锌的主要终端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我们期待未来数月中国镀锌钢产出(在2009年前五个月可观的去库存化后)的振兴。这反过来又会消耗掉100000-200000吨上半年中国业已积累的精锌库存,使锌市场趋向平衡。

  短期而言,我们预计锌的贸易与(未来3-4个月十分看好的)铜和(我们同样十分看好的未来3-4个月的)宏观经济环境相吻合。放眼12个月的情况,更高的全球需求量和尾部上翘的现货锌成本曲线(主要是中国的)意味着目前锌价(相对于库存而言显得太高)可能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对该段时间的锌持中性的观点。

(责任编辑: 麦兜)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