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期:股市回调迹象明显 期铜或将受累走软

2009-08-17 14:14:18来源: 中铝网

  本周 LME 期铜经过前三个交易日的震荡后,于周四大幅上扬突破震荡区间,但是周五的回调形成了一个看跌的刺透形态。沪铜方面,周五创出 51290 元/吨的年度新高。 美联储的货币会议依然是支撑市场做多情绪的主要力量。会议上官方对经济复苏给予肯定的积极言论增强了市场对商品市场价格反弹的信心。

  美国方面,企业库存数据有所利好,6 月企业库存较前月下跌 1.1%,预估为下降 0.9%。但零售和申请失业金数据抑制多头兴趣。据悉,7 月零售销售下降 0.1%, 预估为增长 0.7% 。8 月 8 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 55.8 万人,预估为 54.5 万。 今年全球铜市供过于求的特征仍难改变,虽然其绝对数量随着需求的好转而有所下降。近日全球最大的铜业公司 -- 智利国营铜业公司 Codelco 称,公司上半年铜产量为 783,000 吨,2008 年前六个月铜产量为 675,000 吨。

  铜价的持续反弹刺激铜企开工率的回升。 受益于庞大的财政方案以及电网改造等直接刺激措施,上半年国内铜消费情况良好。根据有关机构近期的调研数据:7 月铜线杆企业开工率为 71.5%,环比下降 1.1%,同比上升 7.1%;7 月份铜管生产企业总体开工率为 75.8%,环比上升 12.4%;7 月铜冶炼企业整体开工率 73.4%,环比上升 1.3%。传统消费淡季中,铜加工企业较好的开工数据令市场对后市感到乐观。但上半年屡创新高的精铜进口量并非全部进入下游产业。在一些铜的集散地如河北安新以及一些民间资本较为充裕的地区如浙江温州等地,大量囤铜待沽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现象。这些商人少则几十万吨多则成千上万吨。囤货现象造成表面上的货源紧张,助推价格上涨。目前,这些囤货的商人普遍期待更高的价格,惜售心理较强,一定程度上造成铜价的易涨难跌。 作为反映供求关系的敏感指标库存,上周五库存增加 900 吨至 292875 吨。

  国内市场本周库存增加 12673 吨至 76107 吨。虽然国内淡季的铜企开工了情况相对平稳,但是巨大的精铜、废铜进口量令现有的市场消化较为吃力。国内的囤货现象是进口数量维持高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也是支撑铜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这些贸易商大多期待更高的铜价。 八月初以来,上证指数走出了较为明显的回调态势,但是期铜价格依然维持强势,并创出新高。反映了国内股市与期市的联动性减弱,同时,也是期铜外强内弱的一个表现。我们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下,股市与期市依然有着很强的联动性。

  目前的股市下跌的影响被欧美对铜需求恢复的影响而抵消,倘若国内股市进一步回调,对铜价的制约作用将进一步加大。目前期铜多单减磅,或者离场观望。未来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微调动作,需要警惕连续微调所带来了累积效应。

(责任编辑: 麦兜)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