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基本金属价格重挫,镍下跌28.7%,铜下跌28.5%,锌和铝分别下跌18.6%和11.5%。事实上,相比2008年的最高点,铜下跌了46%,锌下跌了50%,镍和铝分别下跌了63%和33%。
很明显,在接下来的12—18个月,全球需求将下降,这很可能导致基本金属走向更大过剩。如同预期的,当过剩被预期,价格趋向于下降到相对应的部分成本曲线以下,将会抑制供应。
价格在多大程度上陷入成本线下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因素是需求将在多大程度上恶化,但是,其他因素如高成本企业占全部厂商的比重,以及成本曲线随需求下滑而有多大的下跌空间也很重要。
这张图及下页中的表描述了前期市场过剩下的金属价格与成本的运行规律。余下的几幅图表也细致的描述了截止2012年出现“疲弱”、“极度疲弱”情形时的市场状况,这些预测都基于前期的成本价格下降周期关系和成本曲线的结构分布。
从左边的图看,尽管前期价格下挫,但伦铜价格仍趋于或高于90%的成本线。但在数年的库存大幅增加下,铜价也短暂跌落这一线。1984年的价格触及了75%的成本线。我们预测的未来2-3年铜过剩的情形与十年内最近的数据有相似之处,当时的数据显示平均价格略高于 90%成本线,现在我们估计价格为1.80美元/lb或3970/t。
先前伦锌的下跌趋势中,论新平均价格在75%成本线附近。今天的成本线约0.60美元/lb,而今天的价格则已经到了0.64美元/lb。没有理由认为价格不会短暂触及二分线。
在深副的下跌中,铝价跌落至四分线现货成本水平,虽然这一情形仅见于1990年代早期,当时苏联解体致使大量铝突然流入市场造成冲击。在其余的铝价跌势中,铝价都跌至成本二分线附近。
计算成本线的困难面临一个困难,即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产能在中国,而中国并不向其他产区一样包括在模型计算中。中国的价格比其他地区的偏低(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价格较伦交所亦如此)。所以拿成本线与伦敦交易所价格作比较有一定的误差,许多中国铝冶炼商与我们计算的伦敦交易所价格作比较都显示出其亏损的现状。
利用伦敦交易所价格,在上周的大幅下滑后,我们计算的包括中国冶炼商在内的价格接近成本二分线附近,估计约2100美元/吨。
回顾镍以前经历的下跌周期,其价格趋于成本二分线附近,最为简洁。我们估计,现在的水平是3.4美元/lb或7500美元/吨,较周五收盘价低约40%。以日历年看,镍价格在疲弱年份中趋向于75%水平的成本线。我们估计这个水平现在对应5.4美元/lb或11900美元/吨的水平——也即周五收盘价附近。
这个对比揭示了尽管近期价格仍可能大幅下挫,但长期看,镍价已经跌落至受到成本年线支撑的位置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