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市场铜价走高带动,上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震荡上行,持仓量温和增加。周一,受美元走弱及废铜货源趋紧的推动,沪铜高开部分合约涨停;周二,受隔夜伦铜走势提振,沪铜大幅高开后震荡回落收低;周三,因市场对需求预期的良好支撑,沪铜低开高走;周四,因隔夜美元反弹和国际铜价回落,沪铜低开回落;周五,因宏观数据利好支撑需求预期,沪铜继续高位震荡。截至上周五尾盘,沪铜主力909合约收报41180元/吨,较周初上涨2990元/吨。
从铜的基本面上看,因为来自中国强劲买入的关系,五月的金属库存除了铝之外,都与上月基本持平或减少。但世界其他地方的需求下降抵消了中国的需求增长,使全球供需依然处于基本平衡之中,这显然好于年初的预期状态。统计数据显示,因中国加强精炼铜进口,铜的报告库存在过去2个月一直下降,2个月共减少超过 17万吨。另外,废铜进口回升不久在近期又遇到阻碍,这也对精炼铜的价格形成支撑。
库存方面,虽然上周伦铜库存降至30万吨的水平以下,但注销仓单比例近期始终维持缓慢走低的态势,加之持仓量的增幅相对缓慢,因此伦铜挤空的风险仍然偏低。国内市场上,现货价格上周维持小幅贴水状态,上海期交所铜库存大幅增加1.5万吨,而在此前两周沪铜库存量则是不断递减,这显示国内供应仍然趋向宽松。因此,虽然沪铜上周突破了40000元/吨的阻力,但资金推动的持续性恐会受到消费买盘匮乏的制约,技术性强势的背后仍有大幅调整的隐忧。
宏观面上,上周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大多好于预期,5 月份ISM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2.8,继续呈现回升的态势,显示美国制造业正在缓慢复苏,而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人口下降34.5万人,低于市场预估的52 万,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下滑的趋势有缓和迹象。欧元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至七个月以来的新高40.7,也表明其制造业有持续复苏的迹象,这对商品市场提供了长期的支持。此外,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上周同时宣布维持低利率水平不变,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延续,并且随着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全球通胀的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这也对金属价格构成支撑。
综合来看,欧美部分利好经济数据的出台使得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明显增强,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对通胀的担忧,美元的大幅走低重燃资金对商品投资的热情,在资金的推动下,铜价暂时摆脱了基本面的束缚,整体上依然维持着强势特征。但是铜价在高位如果得不到消费买盘的支撑,价格向基本面回归将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