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指数轻松跌破80点大关及国际油价单边上扬推动下,上周国内外铜价先后创出年内新高。其中伦铜盘中最高涨至5145美元,沪铜主力合约在新多头买盘支持下升至40750元/吨的高位。
今年二季度以来,铜价陷入了三角形整理震荡格局。制造业指数回升、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及LME库存下降等利多因素支撑伦铜上涨;发达国家经济继续下滑,欧元区、日本一季度经济衰退速度均超预期,全球铜市过剩格局依旧,加上中国消费旺季即将离去,市场对需求成长前景的忧虑情绪始终挥之不去,铜价反弹空间受到压制;从CFTC公布的铜期货及期权持仓情况也可以看出,空头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市场永远不可捉摸。在流动性资金较为充裕和通胀预期升温的大背景下,金属价格不但难以下行,反而持续走高。究其缘由,铜价近期更多的是受到了外围市场影响。5月份,代表19种大宗商品的 Reuters/Jefferies CRB指数大幅上涨,当月涨幅达13.8%,为该指数1956年建立以来第二大单月涨幅,仅次于1974年7月份15.9%的单月涨幅。其中,5月份原油价格上涨近30%,成为该指数当月的最大贡献力量,也是该品种1999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而在去年10月份,大宗商品价格刚刚遭遇了50年来最大的单月跌幅,具体为下跌22.3%。因此可以说,今年5月行情的演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铜价基本摆脱了经济危机影响,开始步入到正常运行轨道上来。
对于3日晚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称“未来将会使用加息等手段来控制通胀风险”的说法,笔者认为,美元指数在78左右是美国当局目前能够接受的底线位置,短期难以继续大幅下滑,市场将观察本月末美联储议息会议动向。中长期看,美元不排除跌至前期涨势的起点70点左右的水平:一方面,美国经济衰退趋缓,导致美元避险作用下降,市场对全球经济最终走向复苏充满期待;另一方面,通胀预期亦加重了美元贬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