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盘播报在经济复苏预期以及经济数据好转的提振下,本周金属价格高位震荡后强劲上涨。LME三月铜周一至周三震荡调整,周四在库存大幅减少的刺激下强劲突破4500美元,收报4570美元,周上涨220美元(5.06%)。LME三月铝跟随铜价,向上突破1500整数位,收于1540美元,周涨幅50美元。
二、行情成因分析铜价上涨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支撑,首先是全球金融环境的改善,虽然经济数据好坏参半,但是利好数据的影响显然更大,特别是这些数据加强了市场对于后期经济复苏的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受到不断涌入的资金的推动。
宏观经济数据继续呈现好坏参半的态势。美国劳工部公布,美国4月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65.4万,预估为66万人。美国商务部发布2月商品及服务贸易数据显示,美国2月贸易逆差缩减至259.7亿美元,降至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低于预估的逆差364亿美元。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公布的4月3日止当周领先指标(WLI)上升至107.9,该指数增长年率由之前一周的-22.2%升至-20.6%,表明美国经济衰退的步伐开始放缓,并接近复苏。美国2月份批发库存月率下降1.5%,至4193.4美元,出现有史以来最大降幅,显示工业活动将出现周期性复苏。
欧洲经济不容乐观,继续维持下滑。欧盟统计局周二公布,2008年第四季GDP收缩1.6%,比3月5日预期的1.5%跌得更多,跌幅是13年来最大。德国2月制造业产出月率下降3.3%,显示是欧洲工业产出持续下滑,澳大利亚3月份失业率升至5.7%,加拿大3月失业率8.0%,两国失业率都呈增长态势。
在经济数据转好的预期下,大宗商品价格受到资金推动。近一周来,LME三月铜持仓维持在25万吨以上,较前期有所增加。国内方面,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1-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大幅回升,1月份新增信贷1.62万亿元,2月份新增1.07万亿元,3月份的官方数据尚未公布,但据消息人士称,3月份银行放贷额度将达1.87万亿,此数据将再创我国单月放贷历史记录。流动性的增加为铜价上涨提供了实际的推动力。
中国国家收储在铜价上涨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以及Brookhunt等多家国际研究机构预计2009年全球精铜过剩量在30-50万吨之间,在供需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国家储备局30万吨的收储计划将有力地消除09年全球精铜的过剩的情况。
国家收储的信息虽然不可考,但是LME铜库存以及注销仓单的变化可隐约映证收储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本周LME铜库存大幅减少5375吨,总库存下降至50万吨以下,同时注销仓单再次回升,占总库存的比例重新回到两位数,显示库存下降的过程或将重新启动,给价格上涨带来动力。 而且,除中国以外,近期传出韩国增加有色金属储备的消息。虽然采购量目前看来与中国无法相比,但笔者认为,这说明作为重要的资源商品,铜储备受到新兴经济国家的重视,将削弱欧美需求疲弱对价格的拖累。
但是对于国家收储也有不同的声音。根据英国商品研究局(CRU)的数据,2009年全球铜需求将减少13.5%,其中中国需求仅增加1.1%。英国商品研究局认为,在中国完成库存重建后,铜价将大幅下滑。
再者,由于消费旺季,废铜供应紧缺加大了对精铜的需求,现货市场的强劲态势对期价产生支撑。国内现货保持强劲的态势也是支撑价格的主要因素,现货价格上涨,同时对期货维持较高的升水,显示现货供应的紧张状况。据了解,废铜供应量偏少,海外采购量并未因价格上涨而增加,4月国内废铜供应仍然存在至少10万吨缺口,消费转向精铜,造成国内现货供应紧张还会维持。
对于以上因素对于后期价格的影响,个人认为,信心带来的资金推动仍将起到重要作用。国家收储在价格上涨后的推动作用可能减弱,一旦价格下跌,收储可能重新启动,从这个角度考虑下,价格不可能出现大的下跌。而且就目前观察到的库存和注销仓单的情况看,并没有出现反转的信号。
从技术上看,均线系统多头发散对价格产生支撑,期价运行于上涨通道中,上涨态势良好。从周K线图看,价格持续上涨,MACD红柱持续增加,后期上涨态势有望延续,下一目标位在40周均线4800美元附近。沪铜有望触及40000一线,操作上前期多单可以谨慎持有,追高要谨慎,逢回调可以少量买入,40000一线减持。
铝市方面,来自汽车业的消息对铝价开始形成支撑,美国财政部表示,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在美国政府高达50亿美元的资金撑腰下已展开供应商的支持计划。中国数据显示,3月份汽车销量环比大增26.7%,同比增长22.4%,显示中国政府汽车振兴计划的实施效果立竿见影,汽车行业的转好也对铝价回升有利。
但是现货方面,随着进口铝的到港,国内现货市面上的货源偏紧的状况得到缓解,现货贴水略有扩大,现货疲软令期价上行乏力。海关总署消息,中国3月未锻轧铝出口量较2008年同期减少75.4%,至8,351吨。2009年1至3月累计出口量较2008年同期减少至36,989吨。中国3月未锻造的铝及铝材进口量较2008年同期增加12.3%,至147,181吨。2009年1至3月累计进口量较2008年同期增加至263,629吨。
短期内铜价上涨在基本金属中起到到头作用,在沪铜上涨带动下,沪铝也将表现震荡冲高的态势。操作上关注沪铝对13000的突破,前多谨慎持有,短线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