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期铜价格持续反弹,市场人士认为,中国铜消费强劲的预期成为铜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铜消费依旧疲软,全球铜基本面仍然过剩。
综合媒体4月8日报道,自2009年3月份以来,国内外铜价继续大幅反弹。其中LME三月铜价格月初反弹至年初以来的盘整区间阻力线3,780美元/吨有所振荡,但月中上破此价位后最高冲至4,165美元/吨。3月份LME三月铜的最大反弹幅度为825美元或24.7%。月末收盘4,065美元/吨,上涨 645美元或18.86%。
在3月份LME铜库存转为下降,这与前两个月LME库存的持续增加形成鲜明对比。3月份,LME铜库存从 2月份的542,300吨,降至月末的499,625吨,下降42,675吨或7.87%。而此前2个月,LME库存增加20多万吨或60.75%。从分项上来看,LME库存的减少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对中国铜消费强劲的预期成为铜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LME铜库存的减少与中国铜进口的大幅增加形成对应。据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2月份中国精铜进口量达到27.09万吨,同比增长99.02%,环比也大幅增加50%,再创历史新高。自 2008年12月份以来,中国铜进口量分别高达21万吨和18.05万吨。进口增加而国内供应偏紧,这引发了市场对中国铜消费强劲的预测。从进口比值来看,2009年以来国内现货进口都有利润,这使得国内铜进口增加,给国际铜价以支持。
在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采取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向社会和金融体系注入大量现金,给金融市场和流通领域强行注入流动性。这既加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希望,同时也引发对美元的贬值预期。3 月18、19日两天内美元指数大跌4.2%,导致整个商品市场大幅上涨,也是铜价上冲4,000美元/吨的主要动因。在近一个月中,美元与铜价的负相关性高达78.1%。
在2009年3月份,各国纷纷下调了2008年第四季节的GDP数据,表明2008年年底全球经济衰退情况比预期的还差。同期,欧美日公布的消费数据也不乐观。
美国方面。经济危机仍不见底,工厂关闭、行业重组整合是铜加工行业应对消费不振所采取的行动。3月宣布关停产能的消息包括:Belde计划关闭位于维吉尼亚的连接器生产厂;Coleman线缆计划关闭位于马萨诸塞州的铜线和线缆生产厂;连接器生产商Tyco决定大规模裁员;International铜线计划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两家工厂暂停生产。
欧洲方面。德国金属产商NorddeutscheAffinerie的阴极铜和套保部门负责人MuellerThurau称,德国的铜需求将大幅下滑。据估计,2009年欧洲铜需求将下滑15%。2008年,欧洲铜需求总量为1,800万吨,其中德国铜需求约占欧洲总需求的40%。分析师称,估计2009年欧洲铜需求料下滑5至20%,因为德国等主要国家的工业生产大幅下降。
日本电线电缆制造商协会称,铜需求已经大幅下降,因经济危机迫使汽车制造商及其它制造业者削减产量。日本2月铜线铜缆发运量预估为49,500吨,较 2008年同期下降32.4%。估计在截至2010年3月的一年中,日本铜线和铜缆发运量预期将较上一年度下降7.9%,至705,000吨。
CRU预测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1季度全球铜消费大幅下降17.92%,从地区来看,亚洲为-11.78%,其中中国为-0.84%,日本为-37.5%。西欧地区为-28.68%,其中德国为-27.11%。美国为-30.3%。
虽然发达国家市场消费仍深陷衰退,但美国房地产止跌和各国制造业指数停止下滑给市场带来希望。尤其是美国2月份房地产行业各方面数据均出现回升。其中2月份美国新房开工率环比增加22.22%,同比幅度从2月份的-55.17%缩小到-47.34%;营建许可环比增长3.01%,同比降幅缩小到- 44.24%;新房销售环比增长33.17%,同比降幅缩小到-41.08%.成屋销售环比增长5.12%,同比降幅缩小到-6.16%。好于预期的数据使市场对美国房地产已经见底给予很大希望。另外,全球制造业数据也出现转头迹象。3月份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数据都较2月份出现好转,表明制造业衰退程度有所放缓。
相对于需求面的疲软,全球铜供应面也不容乐观。
智利是全球主要的铜生产国,产量占全球的35%。 2008智利年生产铜总量为536.4万吨,年比下降4.2%。智利1月铜产量年比下降2.5%至43.2万吨,而2008年同期为44.3万吨。智利矿业贸易集团Sonami预计智利2009年的铜产量将为540万吨,低于之前553万吨的预估值,以此计算,2009年智利铜产量仅增长0.67%。
日本方面。不久前,日本矿业协会主席NobuyoshiSoma称,预期日本铜冶炼厂将从4月起新的财政年度中继续削减铜产量,因铜需求尚未回升。自年初以来,日本冶炼厂已经将铜产量削减约10%,因面临需求下降的局面,包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制造业者削减产量。另外,前段时间日本矿业金属公司旗下铜冶炼厂,泛太平洋铜业公司称,将把自4月起的财政年度全年铜产量下调10%。
中国方面。废铜供应紧张是最主要的特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前2个月中国铜产量为60.6万吨,同比增长10.9%。但根据我们的了解,此数据可能偏高,因为以废铜为原材料的企业开工率较低。
从CRU 统计的数据来看,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铜产量为427.7万吨,同比为-3.97%。分地区看,亚洲地区同比下降3.37%,其中中国增长0.35%,日本为-14.57%。西欧同比为-2.89%,其中德国为-1.17%。北美增长2.86%。南美增长14.44%,其中智利为15.08%,秘鲁为 11.67%。
据CRU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铜消费量为372万吨,同比为下降17.9%。全球铜产量为427.7万吨,同比下降3.97%。因此,2009年第一季度铜的过剩量高达55.7万吨。
另据BrookHunt的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铜的过剩量为39.3万吨。其中铜产量为413.1万吨,同比为-7.29%。铜消费量为373.8万吨,同比为-15.41%。
综上所述,中国废铜供应紧张致使精铜进口需求增加仍是市场的亮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铜消费依旧疲软,全球铜基本面仍然过剩。但考虑到目前各国纷纷采取定量式宽松货币政策,这给铜价上行定下了基调,开始吸引新的投资需求。另外,房地产和制造业可能已经见底也给市场以支持。总体来看,铜价的低点已经出现,铜价是就此打开上升空间还是低位蓄势有待进一步观察。从技术上来看,4,200美元/吨附近是铜价的关键分水岭,如果向上破此价位,铜价可能在投资需求支持下打开向5,000美元/吨上行的空间。从波段上讲,中国铜供应情况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